四川盆地內以低滲透、高含硫等為主要特征的特殊油氣藏的高效開發將有新辦法。3月中旬,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集約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氣工程研究院、天然氣研究院等單位的技術力量,部署并啟動了4個先導試驗項目,重要目標就是高效開發特殊油氣藏。
一是以培育日產氣100萬立方米的高產井為目標,開展高含硫氣藏開發的先導試驗工作,探索高效開發川東北新氣田的有效途徑。
二是以動用磨溪氣田西端95億立方米低滲儲量為目標,運用川中磨75-H水平井的實踐經驗,開展提高單井產量的先導試驗工作,尋找提高磨溪氣田整體開發效益的辦法。
三是充分利用三維地震等各類靜動態資料,開展公山廟油田公27井區注水開發先導試驗,總結特低滲透油藏的注水開發方案、配產配注方案。四是以提高單井產量、氣田產能為目標,在川西北的白馬廟氣田開展淺層次生氣藏的低滲透改造先導試驗,為進一步發揮多產層優勢、開發淺層氣提供技術支持。
據悉,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新發現的大氣田,多為高含硫氣田;現有的6000多億立方米探明儲量,低滲透儲量較大。4個先導試驗將進一步提高分公司油氣生產能力。
摘編自《科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