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2月15日批準向中國內蒙古交通和貿易走廊項目提供1億美元貸款。該項目將通過幫助內蒙古自治區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和物流,促進中俄、中蒙邊境貿易發展,降低交通運輸成本,增加外貿創收,提高內蒙古的收入水平。
該項目的目標是充分利用交通基礎設施促進發展通過內蒙古特別是呼倫貝爾盟的國際貿易量。項目將有助于加快呼倫貝爾盟的總體發展,幫助呼盟按照中央要求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口岸,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該項目將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和路網規劃的能力,滿足中國東北邊境國際貨運量大幅增加的需要;制定貨物中轉與貿易便利化規劃,滿足跨境貿易日益增加的需求;為內蒙古交通廳和呼倫貝爾盟提供技術援助,針對日益增加的國際貿易運輸需求量進行規劃、便利化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設。
該項目的世界銀行項目經理陳仕萍說:“世界銀行的項目小組和我們內蒙古和呼倫貝爾盟的同事們都對這個項目感到很興奮,因為除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外,這是中國第一個綜合解決交通的物流和貿易方面問題的項目。中國除了要努力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外,還要改善貿易物流,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入世后的競爭力。這個項目就是為了此目的而設計的。”
內蒙古交通和貿易便利化項目包括以下內容:
一、改造和建設海拉爾到滿洲里177公里的高速公路,增加高速公路運輸能力。
二、改造和修復435公里的公路網,主要是中俄、中蒙之間較小的邊貿通道的關鍵路段和重要缺失路段,目的是改善中俄、中蒙之間四個其他季節性陸地口岸的交通暢通。
三、建設主要針對中俄、中蒙進出口貿易的貨物中轉站設施,制定貿易便利化規劃,同時滿足通過中國海港運往其他國家的貿易中轉需求。建設貿易中轉站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貨物的集中、分發和貨車裝運。在海拉爾建設一個中轉站,內設不同運輸方式(鐵路和公路)之間以及中俄貨車之間貨物轉運和倉儲設施。開展一項對促進中國與內陸鄰國之間邊貿措施的診斷性研究。
四、提供各種技術援助和培訓,目的是提高開發區規劃質量,促進貿易,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加強項目管理、環境監測和公路施工監理能力。
世界銀行內蒙古交通項目的還款期為20年,寬限期5年。
[center]文章來源:慧聰網交通運輸行業[/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