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產的微小型軸承滾出了大市場,產生了大效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利稅近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43%,產量繼續占據全國半壁江山。
據了解,今年前三個季度,浙江省軸承產業完成工業產值5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88%,實現工業增加值13.13億元,同比提高26.74%;在實現的近6億元利稅中,利潤達到3.5億元,同比增長近20%;幾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均居全國同行領先水平。
長期以來,我國軸承生產的骨干企業主要集中在哈爾濱、瓦房店、洛陽等地區,浙江省并無優勢。改革開放以后,浙江省民營企業涉足軸承生產領域,并迅速突起,目前,全省擁有軸承生產企業達2000余家。這些新生企業把產品定位在生產微小型,能廣泛用于家電、電工工具等新興產業的軸承上,獲得迅速發展。2000年,全省共生產各類軸承15億套,占全國的52%,產值67億元,占全國的28%,出口8.6億套,創匯2.8億美元,分別占全國的58%和42%。微小軸承奠定了浙江省軸承工業在全國的地位,使浙江省成為名副其實的軸承生產大省。
浙江省經貿委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分析認為,浙江省軸承產業能夠得到如此快的發展,一是產品定位準確。微小型軸承,特別是內徑僅2-3毫米精密度高、噪聲低,用于家電、計算機等新興產業的產品,是我國傳統軸承工業的薄弱環節,浙江省民營企業看準了它的發展潛力,在這一領域大膽投資,取得快速發展。1991年開始涉足軸承生產領域的溫州人本集團,正是從生產小型軸承起家,并在開發微型軸承等方面發展壯大起來的。目前,這家企業在杭州、洛陽、哈爾濱等地,兼并了多家有影響的軸承生產老企業,成為浙江省軸承產業的龍頭企業。二是市場定位合理,為我國軸承生產骨干企業生產大量配套產品。目前,浙江省生產的軸承配件,以其品質優良而聲譽雀起,成為我國軸承生產大型骨干企業指名訂購的產品,從而提升了產品知名度,穩固了國內市場份額。三是實現了專業化生產。在浙江省軸承生產領域中,內外套圈、滾子、保持架、密封圈等配件都實現了專業化生產,為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創造了條件。四是瞄準國際市場。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向國際市場進軍,始終是浙江省軸承生產企業的努力方向。現在,浙江省生產的軸承有一半左右出口美國和東南亞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