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2006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這個全國乃至全球知名機床企業云集并比拼實力的展會上,沈陽機床集團可謂出盡風頭,26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機床不僅強烈吸引著眾多參觀者的眼球,而且令業內人士嘖嘖贊嘆,這些展品性能指標都接近或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個別指標還超過了國際當代同類產品水平。8臺數控機床在展會上獲得中國機床行業的最高獎項———春燕獎。
沈陽機床展區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其原因是近年來沈陽機床永不停步的“自主技術創新”。
當沈陽機床以高品質成套設備服務于上海磁懸浮列車工程關鍵項目;當沈陽機床自主研發的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以兩項世界領先技術而引起某國外知名公司的關注;當沈陽機床圓滿完成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機床行業全部研發課題,取得25項關鍵共性技術成果,實現12項技術創新,并延伸開發了5種新產品時,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機床航母”在疾駛中劃出的一道道創新風景線。
當沈陽機床成功并購、經營德國希斯公司這一以制造重、大型數控機床產品而享譽全球的世界級制造商時,也就意味著沈陽機床的研發能力、服務領域得到全面提升,跨越到一個新的層面。
當2005年末,經營規模超過60億元的好消息從沈陽機床集團傳出時,同樣意味著在中國機床行業,沈陽機床已經率先進入世界機床行業前十強。
通過自主創新,沈陽機床從“制造”走向“創造”;通過自主創新,沈陽機床在國際機床高端占有一席之地;通過自主創新,沈陽機床“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創建世界知名公司”的目標,越來越輪廓清晰。
自主創新構建跨越通道
回顧沈陽機床在自主技術創新方面所走過的道路,不難發現他們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選擇了不同的路徑,卻始終沒有偏離提升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根本方向。
“九五”期間,沈陽機床選擇了以引進、跟蹤為主的創新途徑,通過引進技術、合資合作、研發人員赴國外聯合設計、引進國外專家等方式,在引進、吸收、消化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創新,提升了整體研發與技術水平。
BW高速臥式加工中心就是典型案例,這是沈陽機床引進德國技術并不斷探索與創新后形成的全新系列產品。從當初引進的BW60HS臥式加工中心單一產品,到現在的BW60HS系列產品;從當初只能加工鋁合金,到現在擴大加工黑色合金;從當初的單一主軸,到現在增加了雙主軸產品,不斷地加進沈陽機床的創新元素,該系列產品越來越多地贏得了客戶的青睞。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已經為國內外多家汽車制造企業提供了多條汽車缸體、缸蓋等關鍵零部件生產線,充分顯示了沈陽機床為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提供成套技術裝備的實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