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水泥網轉引了《湖北日報》消息“華新水泥‘通吃’劣質煤”。消息稱,華新公司和武漢理工大學實行校企聯手,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環境負荷水泥生產技術高效燃燒系統。該系統對不同煤質有較好的適應性,而且不影響水泥質量和性能。該成果已推廣到華新武鋼分公司、華新恩施分公司。去年,華新公司推廣該技術,年增加產值4.21億元,直接創造利稅1.41億元。
消息非常鼓舞人心。眾所周知,傳統觀念上,水泥企業對煤質要求并不低。對原煤品質要求主要體現在灰份、揮發份、含硫和發熱量。絕大部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使用煙煤,要求灰份小于30%、揮發份在20~35%、含硫小于2%、發熱量不小于21000千焦/千克。符合要求的又能輸出煤產地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山西、河南、內蒙等省區和淮北地區。除了價格原因外,長途運輸的壓力也很大。南方一些地區雖產煤,但煤質普遍較差。其中,發熱量小于17000千焦/千克本地煤較多,發熱量在13000千焦/千克上下的則更多。
2005年水泥行業利潤80.5億元,同比下降41%。雖然水泥產能增長過快,致使水泥價格下跌是主要原因,但煤價上漲,引起水泥生產成本的增加也是水泥企業利潤下降的重要因素。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消息,2005年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商品煤平均價格同比提高63.77元/噸,增長30.8%。煤到水泥企業的價格由于運輸成本的增加,南方的水泥企業從北方進煤,每噸高達600元。攤到單位水泥成本則占30%甚至以上。因此,從降低煤的費用入手,可以說是水泥企業抱了“西瓜”。
華新公司和武漢理工大學實行校企聯手,承擔了被列入國家“863”計劃的這一項目??梢哉f為水泥行業使用劣質煤開了先河。從該項技術的應用情況看,僅華新恩施分公司,去年就地利用劣質煤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利潤3257萬元。從統計數據分析,2005年華新恩施分公司生產水泥78.11萬噸。折每噸水泥用劣質煤128千克,折每噸水泥在購買煤上節約46元??紤]到燒劣質煤還需投入和增加設備的運行及管理等攤銷費用約占15~20%的話,則可推算出每噸水泥節省成本在39~37元。按華新恩施分公司提供的利潤額,則可推斷,其利潤主要靠了燒劣質煤所獲得。
國內,尤其是南方不少水泥企業所處的地區產發熱量較低的煤,如能做到利用當地煤炭資源,無疑能給水泥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因此,華新公司的實踐,為水泥企業作出了示范。此項低環境負荷水泥關鍵制備技術可以也應該在一些省區有推廣價值。即使在產煤地區的水泥企業,如采用當地劣質煤,也有可能使成本有所下降。
值得提醒的是,考慮采用該技術的水泥企業也需認真了解當地劣質煤的資源條件、有害成份量,了解劣質煤產需狀況,分析如水泥企業采用后(年需求量不是個小數),對煤炭供求關系的影響和產生的價格震蕩,采用劣質煤的風險分散與規避。作為水泥企業為燒劣質煤,也需作一定的投入,理所當然就得考慮長期的回報。水泥企業要吸取利用工業廢棄物上的經驗教訓,至少要防止當劣質煤一旦成為水泥企業燃料時,煤炭企業卡“脖子”和亂提價的可能。
對有條件可利用劣質煤的水泥企業,還需考慮支付采用低環境負荷水泥關鍵制備技術的轉讓費用。作為該技術的持有人也應從國家列入“863”計劃,并給予了項目支持出發,一是加快推廣,二是技術轉讓費用合理。雙方都站在可持續發展的立場,則一定能取得雙贏。
來源:數字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