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首個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技改項目——昌江華盛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技改工程近日試運行發電。
余熱電站負責人1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經調試運行,電站的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項目所發出的電供200萬噸水泥生產線使用,每年可為企業節約電費2000多萬元,經濟效益和環保效應顯著。
華盛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項目由華盛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項目總投資約4000萬元,一期裝機容量為6500千瓦/時,去年10月開工。
據悉,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緊缺國家,充分利用水泥窯余熱發電已成為水泥工業發展的一個方向。我國水泥余熱發電技術的開發研究始于“八五”期間,目前已在不同規模的新型干法生產線上,利用國產設備建設了多套低溫余熱發電裝置。
據介紹,余熱發電項目將廢氣中的熱能轉化為電能,減少了能源消耗,而廢氣通過余熱鍋爐降低了廢氣排放溫度,也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效果。水泥企業利用余熱發電,既可以最大限度滿足企業自身的用電需求,減少外購電量,又可以降低水泥制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是世界水泥工業發展的趨勢。
華盛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站站長汪能保說,余熱電站的部件主要包括余熱鍋爐、氣輪機、發電機等,這些關鍵部件國產化率達100%。華盛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項目是國內第三套采用國產化設備的項目,其國產化率達90%以上,項目經濟效益顯著,其每度電發電成本僅為0.03-0.04分/度,水泥余熱發電屬自發自用,按照每月發電450萬度計算,每年可為企業節約電費2000多萬元。(梁振君 曾高文)
來源: 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