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上半年,全國水泥產量5.44億噸,同比增速達20.8%,實行利潤44.01億元,同比增長141.29%。上半年水泥市場價格逐月穩(wěn)步上漲,水泥成本基本維持在05年年底水平,種種跡象顯示,水泥行業(yè)正走出05年的低谷。銀河證券分析員洪亮認為,水泥行業(yè)之所以能走出低谷,主要有四個方面因素使然。
第一、水泥需求旺盛。06年上半年,我國投資呈現穩(wěn)中趨增的發(fā)展態(tài)勢,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3.64萬億元,同比增長31.3%。其中房地產投資為7694.59億元,同比增長24.2%。今年上半年,水泥產銷率達到99%。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地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帶動水泥需求的快速增長。
第二、結構調控的步伐加快。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新型干法熟料產能占全國水泥熟料總產能的比重,由02年的16%提高到05年超過40%。值得一提的是,03、04、05年我國新型干法熟料能力分別增長0.8、1.3和1.02億噸,增速分別達到67.94%、65.05%和30.88%。截止到06年6月底,全國已投產的新型干法生產線645條,熟料生產能力46613萬噸。新型干法熟料產能的增長速度高于水泥產量的增長速度,水泥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
第三、行業(yè)集中度有所提高。水泥行業(yè)不僅有總量過剩、結構失衡的問題,而且存在行業(yè)集中度低的問題。通過幾年的新建擴建和兼并重組,05年我國排名前10位的大集團水泥產量超過1.65億噸,市場份額由2004年12.45%提高到13.68%,水泥產業(yè)集中度有所提高。
第四、05年業(yè)績基數為近年新低。05年水泥產量為10.38億噸,同比增長1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1%;水泥價格持續(xù)在低位徘徊,隨著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提高,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標號水泥市場價格呈逐月下降趨勢。水泥的主要原燃料成本上升,經營成本增加,水泥行業(yè)的利潤從04年的136億元下降到05年的81億元,同比增幅由04年增長23.41%,下滑到05年下降40.91%,水泥行業(yè)出現增產不增效。(洪亮)
來源:銀河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