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內需求的增長,2005年的發展前景是樂觀向上的。統計資料顯示,2005年國際市場的發展形勢看好,這已在2004年促進行業發展中發揮了其作用。我們應該能看到2005年國內市場的發展趨勢會有個轉變,但是其絕對值仍然相當底。”意大利機床、機器人和自動化制造商協會(UCIMU)會長Alberto Tacchella(右圖)說。
據該協會研究部門提供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特別是由于國際市場的開拓促進了意大利國內機床、機器人和自動化制造業一定程度上的復蘇。2004年意大利機械出口表現理想,產值上升2%(以現價計算),達41.1億歐元;出口總額將較上年度增長7.2%,達19.85億歐元;意大利國內制造商中的出口企業比例上升了兩個百分點多,達48.3%。與2003年相比,貿易順差增長12.6%,達9.90億歐元。
Alberto Tacchella會長表示,2004年前8個月意大利機械出口表現理想,由于傳統購買市場經濟的改善,意大利對歐盟機械出口銷售增長8.2%,對歐洲其它地區出口有36.7%的增長,其中主要是因為對俄羅斯(69.1%)和土耳其(65.3%)銷售增長的影響。
至于意大利機械對歐洲以外地區的出口,他預計對亞洲的出口總額將上升32.7%,占全部出口的19.8%,比上年度上升3.5個百分點;對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出口總值則分別下跌16.4%和24%。
而回顧2004年意大利國內市場的表現,機床消費總額預期微跌0.9%至31.2億歐元,制造商的銷售額相應的下降2.4%為21.25億歐元;盡管如此,國產機床占有率可繼續保持68%,其中進口機床9.95億歐元,上升了2.4%。;而進口機床訂單總值較上年上升2.4%,達9.95億歐元。意大利國內制造商的訂單總值下跌2.0%至20.85億歐元。
他預期,意大利機械行業可望在2005年脫離低谷,產值將在2004年的基礎上再增長5.1%達43.20億歐元,出口總值將上升6.3%達21.1億歐元。而2005年意大利機床制造商國內銷售額上升4%,達22.10億歐元,同時還要進口機床價值總額達10.25億歐元(上升3%),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貿易順差增長9.6%,達10.85億歐元。
另外,他對意大利政府實施資助中小企業IRAP計劃時支持研發活動的減稅政策表示歡迎,并希望將來予以取消。同時希望政府盡快實行、分期還款和折舊津貼,以鼓勵缺乏資金的小型企業更新設備,改良生產線。從而促進國內生產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和擴大。
Alberto Tacchella認為,現在國家體制的強有力持久的支持越來越重要,因為這將利于推進企業國際化進程并使人們對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我們企業的產品更感興趣。
[center]文章來源:中國模具新聞[/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