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公司在近日舉行的“2006中國國際電力展”上展出的“插接式高壓輸電開關系統”。
11月1日,“中國國際電力工業技術大會”在京舉行,國家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的副主任張運洲介紹了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涉及的相關設備情況。張運洲說,總體而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設備的國產化能力強,設備供應有保障,能夠滿足試驗示范工程需要。±800千伏、640萬千瓦特高壓直流設備在合作開發的基礎上,也能夠滿足工程進度需要。通過工程實踐,將大幅度提升國內電工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特高壓電網被稱為“電力高速路”,指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系統構成的高壓電網。包括我國在內,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500千伏和220千伏電網進行輸電。與現有電網相比,特高壓電網具有容量大、距離長、損耗低等明顯優勢,但其技術尚不完全成熟,且耗資巨大。
根據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的文件,我國同意先建設三條特高壓示范工程,分別是國家電網公司的“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溪洛渡—向家壩”±800千伏直流特高壓和南方電網公司的“云南楚雄—廣州穗東”±800千伏直流特高壓。目前“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已經開工。
張運洲說,發展特高壓,設備是關鍵。國家電網公司一直將設備國產化列為發展特高壓的核心問題,會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了深入的技術交流,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集中力量對重大問題進行攻關,研究編制了主設備技術規范招標文件,為設備研制、工程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6月20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已就開展特高壓輸電試驗示范工程前期工作發出通知,指出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總體原則之一是突出自主創新。通知明確表示,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必須走借鑒國外技術、經驗與自主開發研制、自主制造、設備國產化相結合的道路。
據張運洲介紹,經過近年來技術改造,特別是通過750千伏輸變電設備制造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國內電工設備制造廠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不斷提高,對交流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導線等均有較強的研制和供貨能力,控制保護等二次設備也可實現自主研發和制造。對1000千伏斷路器,也將本著“聯合設計、合作開發、技術共享、國內制造”的思路,向國內企業采購。據悉,國內西開、平高、沈高三大開關廠已經與國外有關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可滿足向試驗示范工程供貨的條件。
在直流主設備方面,張運洲說,我國已經具備生產±500千伏直流主設備的能力,±800千伏級直流線路、絕緣子、直流控制保護等設備完全可以實現國產化;對于換流變、換流閥、平波電抗器、穿墻套管等關鍵設備,則需要引進技術、聯合開發、合作制造。此外,我國也基本具有±500千伏直流系統研究和成套設計的能力,對于±800千伏直流系統研究和成套設計可以采用中外聯合、以我為主的方式進行。
業內人士表示,到2020年我國對特高壓電網的投入約為4060億元,其中交流為2560億元、直流為1500億元,除去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搬遷等費用外,總投資的60%左右將用于設備投入。以此估算,設備投入約為2500億元。
如此大的市場蛋糕也引起了眾多國際電力企業的關注。與此次大會同期舉行的“2006中國國際電力展”上,許多國際電力公司紛紛云集北京,電力巨頭ABB公司更是把巨大的“插接式開關系統”運到了展會上。ABB公司現場工作人員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表示,ABB很希望參與中國特高壓工程,基于電力控制開關方面的優勢,ABB將積極尋找與中國相關企業合作的機會。
在本次大會上,張運洲還介紹了我國特高壓電網規劃思路:“今后我國晉陜蒙寧向華中、華東負荷中心輸電主要采用1000千伏,西南水電通過±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向華中和華東負荷中心送電,這樣將形成聯結晉陜蒙寧煤電基地、西南水電基地和華東、華中、華北負荷中心的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電網,全國電力流向總體上呈現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格局。全國形成華北—華中—華東、東北、西北及南方四個同步電網,它們之間采用直流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