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儀器從概念誕生到現在,不過20年的歷史。國際上從1988年開始陸續有虛擬產品面市,當時有五家制造商推出30種產品,此后,虛擬儀器產品成倍增加,到1994年底,虛擬儀器制造廠已達95家,共生產1000多種虛擬儀器產品,銷售額達2.93億美元,占整個儀器銷售額76億美元的4%。據預測,21世紀前10年,虛擬儀器的生產廠家將超過千家,品種將達數千種,市場潛力巨大。同時,我們能夠看到歐美,特別是美國企業在虛擬儀器開發平臺上處于壟斷地位,在市場上的狀況也同樣如此。
目前,國外企業在中國虛擬儀器市場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據統計,我國進入“211工程”的100所高等院校有70多所選用了國外公司的產品。限于美國在虛擬測試測量及自動化領域的壟斷地位,國內引進一套相關開發軟件需要5000美元,引進一套虛擬儀器硬件設備需要10多萬元人民幣,采用其軟硬件系統建設虛擬儀器研究實驗室更是價格不菲。
實際上,我國虛擬儀器的發展并不晚,幾乎和國外領先企業處于同一時期。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整個儀器行業,包括虛擬儀器發展在過去的20年中,大部分時間處于停滯階段。好在以RIGOL為代表的國內測試測量廠商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整體回暖的大環境下,虛擬儀器也得到發展,特別是以計算機加數模轉換及軟件應用來實現傳統儀器中的示波器、頻譜分析儀等,有力打破了國外企業壟斷的市場局面,促進了國內儀器行業的全面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