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開始的“十五”計劃以發展為主題,以調整結構為主線,以改革為動力,我們應緊緊圍繞這三個關鍵題目做好開關行業發展的文章。
近幾年來,全國工業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今年1~3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10.3%。機械工業1~3季度實現銷售收入增長15.77%,增幅有所回落(較1~8月回落0.58個百分點,1~8月為16.35%)。電工行業1~3季度銷售收入增長13.78%,雖低于機械工業增長幅度,但利潤增幅產大,利潤總額達到102.5億,比去年同期的67.9億增加了34.6億。產品市場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另一方面,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同比也增加了1.08%,虧損企業在統計的29081家企業中占了8275家,虧損面為28.46%,較去年同期增加1.33個百分點。電工行業在統計的6900家企業中虧損面為26.22%(1809家)。這是誰也不能輕視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勢必牽動整個行業發展的全局。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機械行業的生產、銷售在增長,但企業脫困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形勢好的企業掩蓋了困難企業的問題。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數據是1~8月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全國共有29000家,機械行業有8215家,電工行業有6900家,其中虧損企業1800多家,企業的脫困并沒有完全解決。2000年末,已脫困的企業又有582戶重新虧損。
三年來,國務院推出了許多幫助企業脫困的措施,但從實際情況看,政策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是短期的、有限的。改革的進程還沒有、或者還不夠有力地觸動深層次、根本性的矛盾。
國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拉動內需,對國民經濟的進一步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發行國債、推動城鄉電網改造,對電工行業的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
城鄉電網改造總投資為310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電公司投入2500億),目前已完成85%,農村電網改造已完成1366億,占計劃的88%?,F在正蘊釀的第二期工程的投資規模約1000億,我們的電工行業企業要抓住這次機會。
全國500kV的聯網建設工程,福建與華東的聯網已實現,山東和河北聯網等工程也在開展,輸變電行業前景還是很好的,西北地區330kV升級為750kV的輸變電工程已經立項,這些都是開關行業的未來市場??梢哉f,高壓開關行業將面臨的機會是非??捎^的,但若想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必須摒除影響企業進一步提高的障礙,解決行業深層的、實質的問題,其中根本性矛盾就是“產業結構”不合理,與現實需要和發展的巨大沖突:首先,這種結構導致企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國有企業生產效率低、人均指標低。第二,產品開發能力不強,致使一些高技術的產品仍需進口,包括三峽等一批國家重大工程使用的如500kV級的產品。第三,企業的規模不夠大,年銷售量超過5億的只有5家,其作200家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區域分散、產品趨同,大的也不夠強。第四,產業結構、企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
現代市場的國際化要求分工明確、細化,產供銷的全球一體化,要求每個企業產品的性價比達到最大程度的優化,中國各地企業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才能順應這一潮流,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進行專業化生產。過去那種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結構,導致了整個行業的結構趨同、產品單一、技術落后,加之企業辦社會的包袱,使行業積重難返、創新乏力。這便與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要求、人民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形成鮮的矛盾。同時,在中國的國際化進程中,這種狀況必然受到嚴竣挑戰,必須加以及時改變。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開關行業出現了一批配套企業,這是企業適應形勢作出的正確回應。但要避免上項目一窩蜂、重復建設,導致新的不良競爭,要提高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