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代表行《東南亞無核條約》迄今十年,東盟外長會議的各國外長預計30日批準確保東南亞不受核武威脅的全面性行動計劃;不過,另一方面,許多會員國因面對油價高漲計劃興建核電廠,也引發擔憂。
面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飆漲,包括處于地震帶的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都準備興建核電廠。
其中,越南首座核電廠預計在2015年投入運轉,越南計劃興建四座核反應爐;印度尼西亞則計劃興建四到六座核反應爐,并在2016年準備好;緬甸已于5月宣布,將在俄羅斯協助下興建核電廠。
另外,馬來西亞希望能在2010年前完成未來能源需求檢討,核能已被列入考慮;菲律賓則從1986年就一直在討論興建核電廠。
鑒于東盟許多國家將在近期內紛紛興建核電廠,馬來西亞副總理納吉日前也宣布,馬來西亞已獲國際原子能組織核準,將耗資一億令吉在馬國彭亨州興建全球第十六座、東南亞首座核能管制中心,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動工。
但是,東南亞國家對核能的安全管控能力,則引發國際擔憂,尤其是印度尼西亞,位處地震帶上,近年更經常發生大規模地震災情,引起鄰近的新加坡、澳洲關切。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印度尼西亞核電廠計劃引發的恐慌,及當地環保組織的抗議活動。對印度尼西亞政府計劃在東爪哇省慕里亞半島興建四到六座核反應爐,綠色和平組織除警告在地震帶上興建核電廠的危險性,也在4月于雅加達舉行示威活動,表演諷刺行動劇。
綠色和平組織東南亞氣候與能源協調員西達亞蒂表示,印度尼西亞有許多地震活動,如果興建核電廠,危險勢必增加。此外,印度尼西亞政府部門貪污的狀況,還有公共設施的管理疏失,也都令人更加擔憂核電廠興建后的安全。
即使環保團體、當地民眾和國際對印度尼西亞核電廠表達疑慮,但印度尼西亞政府決定繼續執行核能計劃。報道說,印度尼西亞核能局發言人阿濟茲指出,世界任何地點的任何意外都會有一些影響,特別是對在與大眾溝通上的影響,“但是我們仍要繼續執行這項(核電廠)計劃”。
為了確保東南亞核能安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已在1月舉行的東盟領袖會議上呼吁,東盟應該建立區域的核能安全保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