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經過專家的努力,根據發展循環經濟,開展節能減排的要求,或將綠色理念用于開采黑色煤炭,將使煤炭工業發展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煤炭工業體系。
4月14日,山西潞安集團公司董事長任潤厚在2008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發言時說:“堅持不簡單挖煤、賣煤,要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他的這個觀點得到了與會成員的普遍認同。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說:“中國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推進建立資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煤炭工業體系,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事實上,不少煤炭生產企業已經在用實際行動實現煤炭的綠色生產。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永平向大家描繪了兩條實現經濟和環境雙贏的產業鏈。
在同煤集團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示范園區塔山工業園區,以年產1500萬噸礦井為龍頭,延伸煤——電——建材、煤炭——化工兩條產業鏈,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反饋式循環經濟模式。
作為全球重要的煤炭供應商,中國神華能源公司在開發礦區以來,始終堅持開發與治理并重,建設與保護并舉。
中國神華能源公司副總裁王金力說:“公司先后投入5億元環保專項資金,礦區生態治理面積達到153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由建設初期的11%提高到67%以上。”
此外,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不少煤炭生產企業勇于自主創新,利用技術、管理等先進手段,實現綠色生產。
不過一些業界人士同時認為,當前我國煤炭行業數量型、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煤炭生產的擴展與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的矛盾愈來愈突出,行業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王顯政表示,我國政府已從體制、機制、法制、投入和結構調整、科技進步、教育培訓等方面相繼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不少煤炭企業負責人也把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生產作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中國政府從西方的發展中逐步認識到這一點,并不斷地把它變成行動,這些都逐步得到了地球村居民的認同,這也是中國不斷發展強大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