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紡機企業在提高機電一體化水平中,普遍采用了PLC可編程控制系統或IPC工控機等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控制器,這樣可以使紡機設備的電機速度得到準確的控制、同步協調運轉或位置的準確跟蹤,如漿紗機、分條整經機、化纖紡絲設備的高速卷繞頭等。另外還可按設定或生產要求的操作程序完成加工過程的控制,如清梳聯合機、卷軋染機,它不僅可減少用工,還能提高產品的質量。而現今的PLC可編程控制器在實現一般的邏輯控制的同時,還具備了模擬量在內的數值處理和網絡通信功能,使其通過網絡系統完成各種控制要求,這就為紡織企業實現生產過程的監視、產品質量的控制以及人員的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及準確的幫助。
長期以來,我國染整設備的技術水平一直與國外有相當大的差距。隨著自動化控制水平已全面進入一個以交流變頻調速、伺服傳動、PLC、觸摸屏人機界面為代表的數字化控制時代,我國印染設備的技術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其技術趨同化也是一個明顯的特征,所不足的是國外已普遍采用現場總線控制系統,而我國還剛開始采用這項技術。
此外,國外已有不少成熟的、專用的控制系統,而我國在這方面還較欠缺。特別是從現代社會發展趨勢看,在染整裝備中,許多都是在環保、節能的前提下,對工藝、設備進行了最優化的研究和大量改進,結合專用的控制系統,形成了有特色的、新型環保節能機型。還有一些專用控制系統及整機,都是在裝備比較精良和完善的前提下,對工藝最優化進行深入的研究才開發成功的。也就是說,精良的裝備,最優化的加工工藝,先進的工控系統,三者缺一不可。
我國生產棉紡設備的企業所推出的新機型中,在電控系統方面有不少的突破,其中并條機均裝有短片段自調勻整,國內已有3~4家正在開發短片段自調勻整裝置;變頻、伺服多電機分部傳動在粗紗機、細紗機等機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數控細紗機中已應用了先進的電子凸輪技術;實現了粗紗自動落紗和自動輸送至細紗機上,還實現了細絡聯;在提高電控系統的電磁兼容性(EMC),平均無故障時間,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正在作出不懈的努力。總體看,我國紡機與國際同類先進紡機設備相比,差距在不斷縮小。比如德國特呂茨勒公司的梳棉機,其整機的電控與自調勻整裝置的控制為一體化設計,而目前國產梳棉機的整機與自調勻整裝置的控制不是一體化設計,從經濟和可靠性的角度而言,這種設計并非十分合理。因只需在主機PLC控制器上,加配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通過模擬量輸出模塊,經變頻器(或伺服)控制給棉羅拉的速度,這樣自調勻整的控制就可由PLC來完成。
無梭織機的高速、高效、保證產品質量、快速改變花色品種等,帶動了設備的機電一體化水平迅速發展,當前無梭織機的機電一體化水平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其電控系統普遍采用了32位微機,實現雙向通訊,有一部分機器采用了CANBUS現場總線技術;主機上采用了電子送經、電子卷取、電子選緯、電子儲緯器、電子緯紗張力器、電子多臂、電子絞邊、電子剪刀等先進的電子裝置。國產無梭織機的電控系統采用了單片機、PLC(可編程控制器)、PCC(可編程計算機控制器)三種方案組成的系統;主機上普遍采用了電子選緯器、電子儲緯器,部分機器上采用了電子送經、電子卷取、電子多臂、電子緯紗張力器。國產無梭織機的機電一體化水平與外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從總體上看,近幾年我們有較大進步,例如自主開發的電子送經、電子卷取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統和自主開發的步進電機式的選緯器能在國外主機上配套展出,都是可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