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26日,柳工建廠。到去年,整整50年。50年,對于中國企業,已經百轉千回;50年,對于中國柳工,就是百煉成鋼。
一個對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來說最平凡不過的一天,記者來到這個中國機械行業經典的傳奇企業。當火車的汽笛聲傳遍柳工的每個角落時,柳工人知道又有一批他們親手打造的工程機械裝備將被送到用戶手中。這次送走的是裝載機還是挖掘機?是“兩頭忙”還是平地機?是送到拉薩還是悉尼?是送到美洲還是非洲?短短兩公里的柳工鐵路專線怎會理解自己竟然能夠幫助這個企業連接了整個世界。這條專線鐵路為柳工而生,與柳工同命運。50多年來,她承載著柳工人的智慧與夢想、光榮與使命,把一個個中國工程機械的奇跡送到世人面前,見證了柳工從一無所有到振興輝煌的歷史過程。
1958年11月,搖籃中的柳工成立了籌建處。面對著荒蕪的山坡,第一代柳工人鑿井而飲,筑地而浴,推土為墻,編茅作瓦。與柳工一樣,這條鐵路專線也是在生產資料極其匱乏,國家劃撥的基建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修建的。對于那時的柳工來說,建設這么一條鐵路專線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而今天的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企業,旗下已經擁有全資及控股公司20家,參股公司6家,其中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核心企業、上市公司。總資產34億元,凈資產18億元,現有員工10556人。2008年,柳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各類工程機械整機銷量超過3.8萬臺,銷售收入、盈利能力、勞動效率、裝載機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居于行業前列。
2004年以來,柳工產品出口不斷實現跨越式增長,出口創匯更是從2004年的1308萬美元躍升至2008年的2.16億美元。截止2008年,柳工在產品線上擁有了輪式裝載機系列、挖掘機系列、振動式壓路機系列、平地機系列等11個系列的完整產品陣容。
2009年的柳工,擁有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5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其產品研發水平和技術性能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同時企業擁有先進的制造設備和管理體系,使柳工產品享有高品質、高可靠性、高效率的美譽。
面對今天的柳工,誰又能相信,這個企業50年前是一張白紙,沒有廠房,沒有設備,甚至連產品也沒有。而今的柳工,毅然站在放眼全球的高度規劃柳工的美好未來。自立自強于世界,這正是柳工實現國際化戰略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導向是極具前瞻性的,作為行業龍頭,他們起到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2002年,柳工認識到不能僅僅在中國市場上進行競爭,而是要進行國際化發展。為此,柳工請了專業的咨詢公司為他們設計薪酬體系、管理結構,甚至柳工的標識系統。
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華講到,“我們當初提出國際化戰略,實踐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戰略,不僅得到外界的贊譽,也得到了我們內部的認可。當初我們提出這個目標時的確是對我們提出了一個高要求,我們是把自己放在‘火爐’上烤。但是這個目標的制定,使我們大家有了一個奮斗的目標,也找到了學習的標桿,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短處,于是急起直追。”
2003年柳工確立國際化戰略目標,先后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伊朗、南非等國家設立了海外辦事處。
現在,柳工通過加強營銷、服務、配件網絡建設,進一步提升柳工在全球的品牌形象,柳工國際營銷市場通過大客戶開發,積極協助柳工代理商拓展二級銷售網絡,從2005年開始,柳工每年在海外市場的整機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即便在2008年,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普遍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下,公司的海外銷售仍然成績顯著。
2009年初,柳工海外市場整機銷售累計突破一萬臺,這標志著柳工海外營銷市場的一個里程碑。
截至到2009年6月底, 柳工三大主要產品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出口均排名中國行業第一。
同時,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柳工自主研發、運用了柳工承擔的國家863項目的最新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多項專利技術的C系列挖掘機,從小型到中型共有10多個品種,代表國內挖掘機行業新的突破,整機性能可與外資、合資企業的國際知名品牌相抗衡,并具備了世界上先進挖掘機的特點。在外國品牌占據絕對優勢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在陷入負增長的同行中一枝獨秀,充分說明了在這場中國民族品牌挖掘機的絕地反擊戰役中,民族品牌正在逐漸奪回失去的陣地。
回首50年前的柳工,環顧今朝,展望未來,依稀能看到柳工人毅然撐起的中國機械工業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