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美時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核磁共振基地在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正式投產。美時醫療CEO馬啟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自主創新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亟需發展,“大型醫療器械的新型磁共振設備產業化機遇已經來臨。”
美時醫療技術總監高而震介紹,磁共振成像檢測系統是一種對人體無損傷的疾病重要檢測手段,與X射線、CT等檢測手段相比,輻射低而且清晰度高。但長期以來,由于磁共振設備尤其是高端磁共振設備制造的核心技術為少數跨國企業所掌握,價格相當昂貴,高磁共振設備價格為1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低磁共振設備價格也在50萬美元左右。
昂貴的價格直接導致設備普及率不足。目前,我國磁共振設備普及率每百萬人僅為1臺,而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約為每百萬人35臺。尤其對承擔了大量基層早期診斷重任的中國縣級醫院來說,磁共振設備還是個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以致眾多病人病癥發現時已處于中晚期。
“新醫改政策明確提出要從疾病治療轉向以預防為主,并把增加基層醫院醫療設備投入作為改善基層醫療條件的重要內容。因此,發展我國自主創新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已經刻不容緩。”馬啟元表示。
據了解,美時醫療研發出的高溫超導射頻線圈技術,可使低磁場共振成像系統的清晰度達到高磁場設備水平,但成本僅為高磁場設備的一半。馬啟元給記者打了個比方:“這就像給低磁場共振成像系統‘換鏡頭’,可以把人體圖像分辨率與清晰度提高3-5倍,但節約了成本。”
“過去,中國的高端醫療器械九成依賴海外進口,只有中國企業走向國外探討與外國優秀企業的技術合作,而這次美時醫療卻是吸引了國外知名企業和公司找上門來,探討與中國先進技術的合作。”馬啟元認為,這或許代表了中國原創科技開始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