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融危機讓消費者捂緊口袋,也吹暖了服裝網購經濟。目前,便宜快捷的網絡購物正演繹出新的商機,服裝企業開始在網售領域大肆攻城略地。業內人士預計,明年服裝內需的實際增長幅度約在12%左右,在這其中,品牌產品網銷化正成為趨勢。
商場試衣、網店購買,金融危機在改變人們消費習慣的同時,也吹暖了服裝網購經濟。業內人士預計,明年我國服裝內需的實際增長幅度約在12%左右,在這其中,品牌產品網銷化正成為趨勢。
危機逼出的網售“金融危機讓不少服裝企業在高速增長中突然失速,專注于快速時尚女裝的麥考林也曾有過擔憂。值得慶幸的是,公司果斷選擇將電子商務渠道‘麥網’作為突破口,現在看來,相當明智。”上海麥考林國際郵購有限公司市場及公關部副經理劉曉陽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麥考林從單純郵購起家,如今已轉變為目錄郵購、電子商務、零售門店三棲并行的多渠道零售企業。劉曉陽將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歸功于多渠道商業模式的集體發力,這其中,麥網的表現尤為搶眼。她介紹說,原本只是作為郵購渠道補充的麥網,如今,10月份某單日銷售額已突破300萬元,11月發貨金額超過2億元。
銷售升溫的不僅僅是麥網。淘寶網最新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女裝銷售額正以每周15%的比例高速飆升,11月底的銷售額已突破6億元大關。其中,羽絨服銷量實現井噴式增長,在瑟瑟寒冬中顯現“暖”經濟。
服裝網購風生水起,這可以從一組數據中得到印證: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12月3日發布的《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購用戶規模已達8788萬,在這其中,服裝家居飾品的網購人數穩居首位;艾瑞咨詢發布的《2009~2010年中國服裝網絡購物研究報告》顯示,今年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達308.7億元,同比增長81.5%;專家則對記者表示,快速成長的服裝服飾時尚類產品已成為我國網購的第一大類商品,預計2011年交易規模將超過700億元。
“這是個非常扭曲的行業。我建議所有的女性,百貨店里不打對折的時候,千萬不要去買。定價是成本的7到8倍,打個對折價格才和國外的同等產品差不多。”上述話語雖有些憤青,卻從另一角度闡明了服裝網店銷售紅火的一大原因。
“金融危機讓消費者捂緊口袋,越來越多的服裝商看到,繼線下瘋狂砸錢開店擴張外,還有一個成本低且群體龐大的平臺等待他們去淘金。目前,便宜快捷的網絡購物正演繹出新的商機。”專家說道。在他看來,知名品牌產品網銷化正成為趨勢。 事實上,網購爆發的巨大能量,已經讓服裝企業開始在網售領域攻城略地。目前,包括雅戈爾、李寧、美特斯邦威、佐丹奴、波司登在內,越來越多的傳統服裝企業加入到了電子商務大軍。福建一家服裝企業營銷總監王永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該公司去年底開始嘗試與門戶網站合作,同時建設了自己的購物商城,從3月份起,公司網上銷售業績開始翻番。與此同時,國際服裝品牌也瞄上了中國網店這塊蛋糕,目前,優衣庫、杰克瓊斯等國際品牌紛紛在淘寶網淘寶商城上開設了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