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定會在互聯網發展中留下自己鮮明的印記:來自互聯網行業的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占據了其中的三席;當互聯網“上半場”出現的網絡直播日趨火爆之際,人工智能已經作為互聯網“下半場”的主角開始登場。隨著網絡空間的擴大,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也日漸突出。資本則正成為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主要力量甚至是決定性力量。
分享經濟
12月7日,ofo小黃車宣布入駐浪漫之都法國巴黎,這意味著ofo小黃車目前已經進入全球20個國家的200多座城市。摩拜單車也已進入12個國家的約200座城市。共享單車是中國原創代表,出海成為這兩家領跑的共享單車企業一致的選擇,顯示出在分享經濟領域中國企業已經成為引領者,正在輸出中國方案。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平臺與物聯網的結合,使得分享經濟具備了發展的技術條件。《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據估算,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該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的比例將達到10%以上;未來10年,我國分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5~10家巨無霸平臺型企業。
信用體系的搭建和完善也給分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相關數據顯示,從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以免押金為代表的一系列信用服務促進了分享經濟的高速增長,分享經濟用戶數月均增長12.7%,日均用戶活躍度增長了8.7倍。信用的乘數效應得到充分體現。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在全國381個城市,僅芝麻信用提供的免押金場景就覆蓋了民宿、
汽車租賃、共享單車等八大行業,累計提供免押金額合計313.8億元。
“互聯網+”時代,分享經濟已成為新潮流,消費者基于分享理念的應用和參與,給很多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制造領域的生產能力分享、農業領域的私家田園分享以及優質教育資源的分享,被認為是中國分享經濟的風口所在;而書籍、電子產品則是大家分享意愿較強的類別。
移動支付
新加坡人力部部長林瑞生在上海的路邊攤買栗子時,他發現每個人都只需要揮揮手機,不需付現金就可以拿走栗子。林瑞生曾以為這是一種特別的優惠方式,而實際上,中國消費者早已習慣使用手機為消費付款。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推廣場景應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購物、交通出行以及水電燃氣支付等方面。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02億,線下場景使用特點突出,4.63億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進行支付。佛瑞斯特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2016全年美國移動支付規模是1120億美元;艾瑞咨詢的估計表明,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達5.5萬億美元,是美國的近50倍。
與此同時,移動支付也隨著國人的腳步走向海外。目前,在歐美亞、港澳臺等30個國家和地區,支付寶已經接入了超過20萬家海外線下商戶門店,范圍涵蓋餐飲、百貨、主題樂園等幾乎所有吃喝玩樂消費場景。今年支付寶在部分歐洲機場等境外處還提供了退稅免排隊和稅金實時到賬服務,用戶申請退稅更加積極,退稅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80%。
隨著第三方支付跨境業務的開展,微信目前已支持美元、英鎊等13種外幣的直接結算,同時在海外推出了微信支付旗艦店,讓更多中國用戶可以在境外直接使用微信支付消費,得到與國內相同的便捷體驗。微信發布的數據顯示,香港成為今年十一長假中,境外微信支付次數最多的地區,除此以外,泰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也進入了境外微信支付熱門消費地Top10,成為最受國內用戶歡迎的境外消費地區。
隨著應用場景的增多,連接商家和用戶數量的增大,除了操作便捷之外,移動支付在幫助商家精準營銷等方面將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跨境電商
“黑五”已經成為繼“雙11”“6·18”之后的第三大購物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跨境進口電商“黑五”綜合報告》顯示,受益于消費升級和政策支持,跨境進口電商越來越普及,用戶群體迅速向三四線城市擴展。2016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12000億元,同比增長33.3%;預計2017年將達到18543億元,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仍存在巨大紅利。
9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跨境進口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年底,政策的延期表明了對跨境進口電商的認可和支持。11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14個部門發布的《關于復制推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成熟經驗做法的函》,被認為將會有力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有效拉動消費回流,增加國內消費者的福利。
從跨境進口電商的需求方來講,隨著國內中產階級的增多,其需求已經從“買得到”升級為“買得好”,消費升級速度遠高于國內供給側的提供能力,跨境進口電商正好滿足了這部分中國消費者的升級需求。
從跨境進口電商的提供方來看,大數據等技術能力為其高效完成服務提供了可能。隨著國內購買力的增強,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在采購時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中國跨境進口電商經過5年的發展已形成三大派系。第一派系為互聯網巨頭設立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如亞馬遜海外購、網易考拉海購、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等;第二派系為獨立運營綜合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如小紅書、洋碼頭、達令等;第三派系為垂直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如蜜芽、寶寶樹、寶貝格子等。
從個人代購到海淘再到規范化的跨境網購變化,反映的不僅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變,也是消費者對商品品質、品類要求的提高。而跨境進口電商的發展也將減少從國外直接海淘或者代購這種行為,能夠實現交易消費在國內、稅收在國內及數據在國內,也更利于品質把控。
人工智能
5月27日,柯潔圍棋九段和AlphaGo (
阿爾法圍棋)的人機大戰三番棋結束,0∶3的結果雖然早在預料之中,但是作為當事人的柯潔還是很難過。柯潔在人機大戰第三局結束后,哽咽地表示自己真的很難過, AlphaGo“讓我一點獲勝的希望都沒有。”他說,“我一直在改變自己,而AlphaGo改變的是整個世界。” 是的,人工智能已經在某些方面摧毀了人類作為地球上智能最高物種的自尊。
與AlphaGo通過兩臺機器自我對弈中學習而進化相比,Libratus可在德州撲克賽中從零開始,基于撲克游戲規則、針對對手表現實時學習,并通過博弈論來衡量和選取最優策略,在比賽中越戰越勇。與AlphaGo面對的是完整信息不同,Libratus處理的是不完整信息,通過概率的演算尋求最優解。參加德州撲克大賽大獲全勝的Libratus被人類對手稱為具有“讀心術”。
人工智能雖屬計算機科學的前沿學科,但是其應用范圍已遠遠超出了計算機科學的范疇,并有望運用到醫療、教育、金融等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11月,亞馬遜公司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年度大會上發布了AWS最新人工智能產品,使用AWS目前推出的兩個新功能,企業可以快速轉錄客戶電話,之后再根據分析文本內容來了解客戶情緒。此前,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開發的人工智能產品都局限在企業內部范圍內,而亞馬遜現在的人工智能新功能可以讓初創公司或是技術水平較高的企業更容易、更經濟地實施自己的人工智能技術。
在產業領域,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等中國高科技公司也已建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基于巨大的用戶群等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和應用開發。
人工智能被稱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力,擁有AI技術者無一不想證明自己擁有最強的能力,而這方面的競賽可以說才剛剛開始。
網絡直播
12月3日早上,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前,搜狐CEO張朝陽完成了每天在千帆直播上進行的英語新聞直播,這個英語直播他已經堅持了一年多時間。已經超過500家,預計網絡直播將在2020年成長為千億元級的大產業。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 年 6 月,網絡直播用戶已達3.43 億,占網民總體的 45.6%。其中,游戲直播用戶規模達到 1.80 億,較去年年底增加 3386 萬,占網民總體的 23.9%;真人秀直播用戶規模達到 1.73億,較去年年底增加 2851 萬,占網民總體的 23.1%。從網絡直播的內容類別來看,游戲直播和真人秀直播用戶使用率明顯增長。
網絡直播未來可望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是社交化,直播是繼微信、微博之后出現的新社交形式,注重實時、互動的直播產品將會獲得持續關注;二是內容化,直播將演變為一個產業,在向精品化模式發展,由達人主播和專業團隊精心制作的高清晰度PUGC和PGC將是發展方向;三是垂直化,直播正快速向垂直領域延伸,直播+游戲、直播+電商、直播+在線教育等形式將越來越多且趨于成熟。
網絡安全
在“大數據”時代,現在許多企業和一些個人掌握了過去只有政府機構才擁有的公民數據,并通過數據挖掘從中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商業信息。與此同時,用戶數據和個人隱私也面臨被泄露與侵犯的危險。近年來,已經發生了多起用戶隱私泄露事件,公民的個人隱私數據保護遇到了嚴峻挑戰。
正在走近的“萬物互聯”時代,會將汽車、智能家居、
機器人等全世界的智能設備聯在一起,網絡成為控制整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遭到入侵,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
網絡安全已經進入到“大安全時代”,不再是孤立的數據泄露、病毒和木馬,而是事關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城市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面對變化多端的網絡犯罪,單靠政府部門、企業都無法獨自解決,只有各個網絡利益相關者包括網民共同參與和通力協作,才能更好地破解網絡犯罪治理難題,以實現社會共治和更好地保障網絡安全.
資本意志
今年外界關于摩拜和ofo合并的傳聞一直沒斷,雖然摩拜對外回應稱不考慮合并,ofo表示不予置評,并都加快了國內、海外拓展的腳步;但是如果它們兩家哪天“在一起”了,業界一定不會感到奇怪,因為這是它們背后資本方已經公開表明的意愿。
12月10日,ofo投資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此談及ofo和摩拜的合并時表示:“在行業還沒有打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就合并,需要一定的大智慧、大格局……再打消耗戰沒有意義。”據統計,這已是朱嘯虎今年以來第5次在公開場合建議這兩家共享單車企業合并。ofo大股東滴滴、摩拜大股東騰訊也都表明了希望雙方合并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ofo小黃車和摩拜的你追我趕,應該被視為都想在合并后成為新公司的主導者。
互聯網企業并購時是“王者為剩”。曾經的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趕集網、優酷和土豆以及美團和大眾點評等互聯網各領域的企業強強聯合后,原來該領域中在某種程度處于優勢的滴滴、58同城、優酷、美團點評等企業的領軍者均成為新公司的CEO,而快的、趕集、土豆、大眾點評等曾經位居“老二”的企業,其創始人及高層等多在合并后不久悄然離去。
就在1個月前的11月,貨車幫與運滿滿則提供了一種新的合并形式。雙方共同成立了一家新的集團公司,但新公司的CEO不來自它們任何一方,而由天使投資人王剛出任,貨車幫CEO羅鵬和運滿滿CEO張暉則兼任集團聯席總裁,同時保留原有的運滿滿和貨車幫的品牌繼續獨立運作。資本方不僅主導了此次合并,而且已經從幕后走到了企業的前臺。
資本曾經并一直是推進互聯網加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現在的情況更表明,互聯網行業已經開始由技術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轉變,資本力量正成為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主要力量甚至是決定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