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會發文:禁止產能過剩行業資本市場融資
央行、銀監會、保監會等共同發文,禁止產能過剩行業資本市場融資,同時稱將給新能源行業以“積極的金融支持”。
在同一文件中,一方面要限制新能源行業融資,另一方面又要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這該如何理解?
“矛盾”的一份《意見》
12月23日,央行網站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在該意見中,首先明確了對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的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信息網絡、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給予積極的金融支持,加大配套金融服務和支持。
但同時,《意見》中還指出,對于之前已經被確定為產能過剩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等六大行業,加上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共計9個行業,所屬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將被禁止。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風電設備均屬于新能源行業,而在《意見》中,一方面稱要給予新能源行業以積極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卻要嚴格限制對其金融支持,甚至禁止在資本市場融資,這種表述是否是相互矛盾?
利好有技術含量新能源
銀河證券分析師佟圣勇認為,《意見》中對于新能源行業的態度應從兩方面理解,首先,新能源行業涵蓋廣泛,多晶硅和風電只是其中的兩個子項,而這兩個細分行業在國內確實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因此,《意見》將整個新能源行業列為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的同時,也同時提出了對這兩個細分行業的調控態度,而這并不影響扶持新能源產業的全局。
其次,即便在多晶硅和風電兩大領域,國家的政策也會出現明顯的區別對待,其衡量的重要標尺就是是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否具有領先國際的技術含量。再如風電,目前國內紛紛上馬風機制造企業,但能夠量化生產1.5兆瓦以上風機的企業數量極少,生產小風機的企業在未來必因產能過剩而出現殘酷的洗牌。《意見》中其實主要針對的是那些技術水平落后的新能源企業,對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領先技術,或者處于產業鏈上游、產業鏈關鍵點的多晶硅和風電企業,還是會大力扶持。
對股市只利好不利空
銀泰證券分析師劉東升認為,對于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信息網絡、新能源汽車這幾大行業而言,《意見》的出臺屬于實質性利好,同時也為投資者在2010年的操作指出了一個方向。
而對于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產能過剩的板塊而言,《意見》的出臺也并非是利空,因為投資者需要看到,在目前市場中這幾大行業都在積極醞釀產業升級和重組的動作。股市中的相關上市公司,均是所屬行業的龍頭,占據明顯的優勢,因此這條消息其實是意味著未來股市將出現更多的重組題材。
從這個角度看,《意見》的出臺對股市只會構成利好,沒有明顯的利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