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航空貨運量在2009年底及2010年初獲得強勁回升,比2008年底最低點回升了28%,但仍比2008年初最高點低3%~4%。而隨著亞洲市場的強勁反彈,一些特定的航線和區域的收益出現增長的跡象。
據統計,中國民航今年1月運輸總周轉量為401272萬噸,同比增長31.4%。貨郵運輸量為450726萬噸,同比增長68.2%。今年中國民航擬定的預期指標顯示了對航運市場的信心:全行業運輸總周轉量49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2.6億人,貨郵運輸量498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5.5%、13%和12%左右。
“我們已經看到行業出現了一些樂觀的跡象。但我們不能在老舊的基礎上重建。這場經濟衰退改變了全球的行業。如果需要保持競爭力,民航貨運必須改善其質量,同時降低成本,”10日,國際航協理事長喬瓦尼?比西尼亞尼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航協世界貨運專題討論會上表示。
比西尼亞尼強調電子貨運對加快復蘇和改善未來盈利能力的作用。“電子貨運可以幫助整個貨運供應鏈減少49億美元的成本。在12個月內,電子貨運量增加了5倍。雖然我們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但我們仍需要擴大電子貨運的能力,”比西尼亞尼說。電子貨運目前運用于24個國家或地區,包含100多家機場。截止目前,原計劃的20份民航貨運文件中的16份已經轉為電子格式。
此外,全球質量標準化和簡化程序對民航貨運來說至關重要。在國際航協組織下,Cargo2000組織包含70多家主要的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商、地勤服務、陸運公司和IT供應商。該組織已精簡了貨運流程,發布了全球質量標準。“得益于Cargo2000建立的高標準,國際航協的電子貨運才可以成功。我們呼吁整個供應鏈采用Cargo2000的質量標準,”比西尼亞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