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消費者產品業務仍在苦苦掙扎,相比之下,蘋果則在一款接一款地發布暢銷產品,比如iPad、iPhone等。
微軟股票在上周三下跌4%,報收于每股25.01美元;蘋果股票下跌0.45%,報收于每股244.11美元。
微軟股票在過去幾周下跌了15%以上,而蘋果股票同期僅下跌6%。
獨立研究公司Directions on Microsoft的首席分析師Matt Rosoff表示:“這意味著華爾街更相信和看好蘋果的增長前景。”Rosoff說:“蘋果顯示出很高的成長性,相繼發布了iPad和新款iPhone;而微軟在新的增長領域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微軟作為市場領袖的聲譽還受到了另一件事情的影響,它在周二宣布將對管理層進行一次較大的調整。在這次的人事調整中,長期領導微軟娛樂與產品集團、負責監管創新消費者產品如Xbox和Zune的高管Robbie Bach將于秋季退休。
分析公司Endpoint Technologies的總裁Roger Kay稱:“這只能說明微軟的那些措施沒有收到效果。這有點象日本的武士道,你必須切腹來保持尊嚴。”
Kay說,微軟至少有一部分問題是它找不到自己的用戶,而是陷入了一場沒有目標的追逐賽,它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尋找能與蘋果直接競爭的產品上。他說:“我不知道微軟是不是一定要跟蘋果競爭,對于微軟來說,面向商業、教育機構和其他企業的應用軟件業務似乎更重要一些。如果他們能夠專注于這部分業務,一定能夠得到更大的收獲。”
由于最新的Windows 7操作系統上市后獲得成功,微軟第一季度利潤因此而增長。而蘋果的業績也不俗,在iPhone暢銷行情的推動下,蘋果第一季度的營收和利潤均創出了新紀錄。
微軟還有很多計劃一直收效甚微。例如,它針對蘋果iPod開發的音樂播放器Zune,就一直不能跟iPod相提并論,2009年的銷量大幅下滑。微軟甚至考慮開發一款平板電腦來與iPad直接競爭。iPad自從4月初正式上市銷售以來,其銷量在上市后第28天就突破了100萬臺大關。
Kay說:“Zune銷售不暢,平板電腦胎死腹中,手機業務沒有市場,但是消費者仍在使用微軟的Office和Windows。”其他一些專家認為,微軟不應放棄核心業務,它只需增加創新的數量和加快創新的速度就可以保持競爭力。
Rosoff說:“他們必須繼續想辦法尋找新業務,否則它的增長就會受到個人電腦市場的拖累。”他認為,除非微軟能夠找到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并找到它自己的創新之路,否則就只能繼續跟在蘋果后面。
Rosoff說:“華爾街相信蘋果,因為蘋果不斷推出能夠獲得媒體和技術權威關注的新產品。在這方面,微軟一直沒能跟上蘋果的步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伴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轟動成功,全球科技巨頭包括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正紛紛加大在大型語言模型和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領域的投入。英偉達,GPU,ERP系統,
智能云業務部(Azure公共云、GitHub和Windowsserver等服務器產品)成為了微軟營收增長的核心驅動力。財報顯示,2022財年Q4微軟智能云業務營收209.09億美元,略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0%。
據Gartner最新的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全球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市場從2020年的643億美元增長到909億美元,同比增長41.4%。前五名IaaS提供商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亞馬遜在2021年以354億美元的收入和38.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名,其次是微軟、阿里巴巴、谷歌和華為。
美國時間5月24日,微軟宣布日本的川崎重工成為他們“工業元宇宙”的新客戶。HoloLens頭顯將對工廠的工人在生產、維修和管理供應鏈等方面提供幫助,用于制造機器人。
近日,微軟宣布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面向中國市場推出Azure Arc 混合云與多云管理解決方案,將進一步增強在中國市場運營的云服務能力。
外云計算巨頭云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具體來看,微軟2021四季度智能云業務收入為183.27億美元,同比增長25.52%,其中Azure和其他云服務收入增長46%;谷歌2021年四季度云收入為55.41億美元,同比增長44.64%。
當地時間周三,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表示,已正式啟動對微軟收購 AI 及語音技術公司 Nuance Communications 計劃的調查,以確定兩家公司業務合并是否會削弱英國相關市場競爭。
近日,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最新報告顯示,阿里云IaaS基礎設施能力拿下全球第一,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四項核心評比中均斬獲最高分,這也是中國云首次超越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國際廠商。
博通正在計劃出售其龐大的RF芯片業務,擬出售價格接近100億美元,他們已經在和瑞士信貸合作,為RF業務尋找合適的買家,而他們的大客戶——蘋果,可能將會買下博通的這塊業務。
蘋果正在商議收購英特爾的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這不是蘋果第一次對英特爾的調制解調器業務有想法了,但今天這次新聞表明,蘋果仍然在和英特爾洽談,也就是說這次交易還有達成的可能。
11月27日晚間,德豪潤達發布公告稱,因發明專利權被侵害,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大連德豪光電作為共同原告,將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索賠5億元。
目前,3D玻璃蓋板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內主流終端品牌廠商紛紛采用3D玻璃蓋板。如果說2017年是整個3D玻璃產業發展的元年,那么2018年將成為3D玻璃產業千億級市場起量的元年。
PChome智能硬件頻道資訊報道作為蘋果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近幾年一直備受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而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了這家企業試圖突破的方向。近日,據外媒報道,富士康已在加州硅谷成立一家新公司,專注用于工廠車間自動化的人工智能技術。
谷歌(Google)在日前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新產品和技術升級。由此可以看出,這個互聯網巨頭雖在某些領域落后于蘋果(Apple Inc.)和亞馬遜(Amazon.com Inc.),但卻將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蘋果不僅希望繼續擴大其服務業務規模,而且對廣告業務也有很大的野心。據報道,蘋果正著眼于將營收從設備制造業逐漸轉向數字廣告行業,并打算將其廣告業務拓展至Facebook以及谷歌等公司所覆蓋的領域。
大族是高端裝備制造的優秀代表,激光是先進制造的重要方式。大族激光是以激光設備為主的高端裝備平臺型公司,公司從小功率打標設備起家,逐漸成為蘋果產線激光及自動化設備主力供應商,并且拓展到大功率、新能源、PCB、面板、半導體、LED 等多領域多品類設備供應商。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