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業發展緩慢 依然“蹣跚”前行
發布時間:2010-06-03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行業資訊
人瀏覽
在世界性金融危機的颶風下,中國虛胖的造船業虛弱得宛如紙老虎一樣,一戳就破,不堪一擊。金融危機之后,中國至今尚無大型造船公司倒閉,但這不是造船業堅挺,而是這一行業的反應滯后。世界造船業的生存危機通常在金融危機后1到2年才會來臨。
危機直接導致貿易額縮減,貨運收入降低,導致船東對添置新船的信心不足,訂單出現有史以來的最大幅度下降,延期交付和棄單量大增,中國造船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近期戰況
2010年以來,我國造船業呈現出一片整體回暖跡象。4月份全球造船業新簽訂單達到114艘、206.5412萬修正總噸(CGT),環比增加22.1%。中國以45艘、78.7857萬CGT僅次于韓國排在第二位。雖然數據有所增長,但接單難仍是事實。從完工量和新訂單增長以及出口情況來看,同比的增幅似乎預示著行業向好。但是業內人士認為,船企的訂單并沒有恢復到預期水平,此時說船市已經回暖復蘇還為時過早,對全行業的前景還需謹慎樂觀。
數據顯示,4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8458萬載重噸,比2009年底手持訂單下降1.9%。這表明由于造船完工量繼續大于新承接船舶訂單量,手持船舶訂單繼續下降。
有人認為,只有當新船成交量基本達到或超過同期新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開始回升、新船價格開始止跌企穩、船東開始按時接船、撤消訂單合同重談現象基本消失時,才能認為市場開始回暖。
船舶行業競爭仍在繼續,在嚴酷的競爭下,未來無論是其他國家還是中國,規模小、利潤差的船舶企業將會逐漸消失。中國所有的船廠幾乎在今年中期基本完成所有歷史訂單,2010年將會是中國造船業大洗牌的一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