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加以扶持。9月26日,有媒體披露了工信部牽頭制定的《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草案,該《規劃》不僅明確了10年內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并且對新能源發展路線以及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無疑,將于2010年底正式出臺的《規劃》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乃至中國工業發展的結構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國際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熱浪中,這些新政策能否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
————政策目標————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
《規劃》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占乘用車年產銷量的50%以上,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為了突出該《規劃》的可實施性,工信部還將總體目標細分為兩個階段目標,即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初步實現產業化,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基本掌握先進內燃機、自動變速器、汽車電子、輕量化材料等關鍵技術;具有自動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統成為乘用車標準配置,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達到5.9升/百公里。
————形勢分析————
過去5年,政府投入20.4億元支持研發
上海世博會因新能源車而變綠。世界規模最大的新能源車在今年上海世博會的示范運營,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方面的能力。上海世博會期間,共投入1147輛新能源汽車在世博園區及周邊運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商業運行示范。截至目前,園區內可統計的載客人次超過8000萬,新能源汽車節約燃油1439噸,減排二氧化碳4532噸,減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排放146噸。安全便捷的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園區內客運交通工具“零排放”和周邊低排放的目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用來形容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情況卻一點也不夸張。
從2001年開始,中國政府正式邁出新能源汽車的進軍步伐,先后啟動實施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重大科技項目,建立了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3種主要車型的研發平臺,還重點開展了動力電池及燃料電池、驅動電機、動力總成控制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工作。過去5年間,中國政府先后投入20.4億元,專門用于支持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并推動科研機構與企業間建立技術創新聯盟。許多汽車企業,包括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對此投入巨額研發資金并試驗性地推出了一批新產品。
獨立自主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技術研發平臺基本建立
10年間,科技部共安排新能源汽車相關研發課題500多項,組織了國內上百家產學研單位進行高強度的技術攻關,形成了以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和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子控制系統為核心技術的“三縱三橫”的矩陣式產業化技術研發布局。
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技術研發平臺,初步構成了關鍵零部件的配套研發體系,實現了小批量的整車生產能力和商業化示范運行。在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科技創新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劉民表示,我國已累計制定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42項,申請發明專利1600多項,建成30多個新能源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并建立了車用電池、電機、整車和基礎設施檢測能力。
“十城千輛”示范工程試點25個城市
為進一步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共同啟動實施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簡稱“十城千輛”示范工程),并在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城市開展首批試點工作,旨在以科技創新和產業振興政策支持自主創新,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科技部還安排了近2億元資金支持13個示范城市開展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考核及跟蹤評價研究。目前,“十城千輛”示范工程試點城市已從13個擴大到25個。
在公共服務領域率先實施財政補助的基礎上,2010年在6個試點城市對私人購置汽車實施財政補貼。已有160余款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進入中國汽車產品公告,其中100余款車型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累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5000多輛,運行里程超過8000萬公里,實施國家財政補貼9.7億元。
動力電池兩年內的產業化投入已超過60億元
“十城千輛”示范工程的實施極大調動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的積極性,研發及產業化投入顯著加強。據統計,僅動力電池兩年內的產業化投入就超過60億元,今年年底車用鎳氫動力電池和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年生產能力將分別達到3.6億瓦時和40億瓦時以上,屆時可滿足15萬輛以上電動汽車的裝車需求。此外,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奇瑞、吉利、比亞迪等汽車骨干企業,也都制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和投資計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在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車在濟南全運會、大連達沃斯會議等一系列重大的國內、國際活動中投入規模化示范運行,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特別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實現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千輛級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
未來10年,要突破動力電池核心技術
在被媒體披露的工信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我們看到,突破電池瓶頸是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研發重點。《規劃》指出,未來10年,要突破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提高電池性能和壽命,降低成本。開發新型正極材料和高容量合金負極材料,加強電池管理可靠性研究和輕量化設計,提高電池比能量;重點開展電池優化設計、工藝創新和裝備改進,提高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生產一致性;開發電池自激活電壓控制和熱控制等新技術,提高電池安全性;以改進電極材料循環性為重點開發長壽命電池體系;提升電池材料低成本制備技術,推進電池零配件和系統組合件的標準化和規模化,降低成本。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整車制造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華北工控基于工控力量為汽車制造提供更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焊接機器人智能控制方案,推出了支持12/13/14代 Intel Core處理器系列的BIS-6960P-A10TW等嵌入式AI計算機。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全球領先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及數智低碳轉型專家——歐姆龍器件與模塊解決方案事業(以下簡稱"歐姆龍")——攜應用于光伏逆變器、儲能系統、交/直流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重磅亮相第十八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SNEC 2025",展位號6.
近日,經緯恒潤與安徽長飛先進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先進”)順利完成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汽車動力及碳化硅功率半導體領域的資源優勢,共同推進國產碳化硅模塊的車規認證進程及批量生產、交付,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周,全球科技產業繼續保持活躍態勢,半導體、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和行業盛會。政策利好持續釋放,技術創新不斷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產業發展圖景。
過去一周(圍繞5月8日至5月15日),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及半導體等領域涌現出多項重要進展和行業動態,政策層面也持續發力,共同勾勒出中國乃至全球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舉行**: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在北京亦莊開跑,20支人形機器人參賽隊和9000余名人類跑者同時出發,展現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化潛力。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即將開幕**:4月23日至25日,成都工博會將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聚焦“創鏈新工業,共碳新未
本周,科技與產業領域新聞熱點頻現,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均有重要進展和政策發布。中國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展現出強勁的創新活力和市場潛力。同時,全球能源轉型和數字化浪潮也在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
數智低碳轉型已然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這一轉型的核心基石,電子元器件正驅動能源、制造、交通等領域形成"能效提升-低碳減排-價值創造"的良性循環。繼電器,智能,新能源汽車,EMS,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