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休閑服、戴著眼睛,頭發稍微有點蓬松。在會場見到鄭樹明委員,很難將他和平時見到的局長官員聯系在一起。他身上透露出更多的是知識分子的氣息。鄭樹明提出,如果新能源產業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就容易重蹈DVD產業覆轍。
新能源產業
知識產權意識薄弱
從事10多年科技工作的鄭樹明坦陳,當年沿海風靡一時的DVD,設備主要靠從國外進口,國外企業靠出口機器設備,賺到了豐厚的利潤。當設備賣不掉時,國外企業便向國內DVD廠家收取高額的專利費,國內DVD產業3年內便遭滅頂之災。
鄭樹明說,相比DVD產業,新能源產業是一個投資非常大的產業,設備的投資占據了整個項目的90%左右,而設備主要依靠進口。目前國內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能力薄弱,核心技術也在國外;國內新能源企業,知識產權的意識也不夠。
他認為,一旦國外企業靠出口設備不能賺錢時,就會像對付國內DVD行業一樣,采取收取高額專利費的方式,新能源產業勢必會受到國外知識產權利劍的影響,不過,該影響不會像對DVD產業那么猛而已。
創新改進
將核心技術變成自己的
鄭樹明認為,國內新能源企業應該加強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要進行創新和改進,盡快把新能源的一些核心技術變成自己的知識產權。他形象地比喻道,就好比一個人,起初敞開胸口全是肉,然后用了一件紙衣服包裹,隨后又是布衣服、鋼衣服,最后就擁有了自己的一把利劍。
新能源一定要有創新成果,并把它專利化和知識產權化,才能抵御可能出現的知識產權風波。鄭樹明透露,雙流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但還是相對薄弱,也需要加強。目前,雙流建立了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建立了光伏產品質檢中心等等,此外,雙流科技局也在推進知識產權進園區的工作。通過這些舉措,以增加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增加抵抗國外知識產權利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