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T2011(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機床展)4月11日正式拉開帷幕,來自世界28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巨頭相聚在北京,展示最新產品、討論前沿技術、暢談行業盛事。
雖然本屆展會距離首屆已經20多年,但今時不同往日,中國在世界機床市場所占的分量有目共睹,所以CIMT2011將舞臺設在北京,這個主角理所當然的是中國。
決戰新國展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統計,此屆展會將有1400家機床制造商踴躍參展,國際知名機床制造廠商悉數到場,涵蓋主機、功能部件、數控系統、機床電器以及量具、刃具、附件等機床主要展品達數萬件,展區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創CIMT展會的歷史紀錄。
實際上,除了展會規模不斷擴大外,中國國際機床展的排位也在逐步提升。眾所周知,EMO(歐洲機床展)、CIMT(中國國際機床展)、IMTS(美國國際機床展)和JIMTOF(日本機床展)并稱世界四大機床展。這四家展會在機床業界擁有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受到國內外業界和用戶領域廣泛的關注和支持。
在幾年前,CIMT的排位在外界包括展會主辦方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對外的說法都是第三位,但是在此次展會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柏林說,在四大展中,中國國際機床展可以當之無愧排在第二位,這個排名不是主辦方自封的,而是來自歐盟、美國和日本等機床協會的共識。
他說,也許12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并不算大,但是比較展會成交額和專業觀眾的數量,CIMT不輸給任何一家展會。
記者認為,國內外機床市場的此長彼消成就了CIMT的地位。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是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加之自金融危機后,國外機床市場相對以往有所萎縮,眾多國際機床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然逐步擴大,關注也由此產生。
由于對中國機床市場寄予重望,因此在展會前夕,吳柏林告訴記者,此次不少國外展商展示的大多是企業最新的展品,而且很多產品的首次亮相也放在了中國。
比如德馬吉將攜車削技術、銑削技術、超聲波/激光加工技術和DMGECOLINE系列的28臺創新技術機床參展,其中包括全球首次亮相3款全新機床。
當然,國內機床企業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的修煉,整體對決實力已然上了一個階梯。去年CCMT2010南京展的時候,曾有一個參展人員表示,單從外觀上看,沈陽機床的產品就已經可以與國際一流的機床企業一較雌雄了。
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機床行業產品有了質的飛躍,高端產品比重不斷增加,數控化率連年增長,以精密、高性能和可靠經久耐用為主要目標的品牌戰略,為傳統品牌注入了新的內涵,成為新形勢下機床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之一。
另外,由于此次展會還會現場組織“數控機床專項CIMT2011成果展示”,屆時,觀眾可以集中近距離感受國內機床企業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個業界的共識是,金融危機過后,世界經濟環境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以往以技術和產品為主發展模式將會被改變,形成一個服務為主導的發展模式。
這是因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機床創新代表的是一種典型的穩定企業經營與發展戰略抉擇,不過,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整體解決方案的創新變得更為重要。所謂整體解決方案的創新就是意味著機床制造企業需要從設計圖紙知道成品全方位地優化客戶的整個價值鏈。
#page#
透過展品看趨勢
細心的觀眾到了展會,可以發現本屆展會將有多家國內企業的多條柔性生產線亮相。
比較典型的有大連機床集團的發動機缸蓋、曲軸生產線;北京第一機床廠的汽車剎車盤生產線;沈陽機床的新CAK生產線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還有多條服務于汽車領域主要零件的柔性生產線,實現了零的突破。
這表明我國機床企業正從單機向柔性生產線和全面解決方案發展,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并當好用戶總工藝師的理念轉變,表明企業的營銷服務理念方面發生深刻而巨大的變化。
從單機來看,當前產品發展的趨勢是功能的復合化,這也是過去一段時間“DOINONE”理念的延續,創新點在于讓機床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因此,機床不再“機械”,越來越“聰明”,是本屆展會的另一特色。比如沈陽機床的HTM40100h車銑加工中心以及DH500I高速臥式加工中心,具有主軸防碰撞功能,利用傳感器在零件周圍設置臨界區,發現危險后自動實現碰撞規避。
此外,刀具壽命管理、故障自診斷、刀具自動識別、主軸功率自動監測、潤滑自動檢測等等智能功能的應用也會在展會的展品中得以體現。
當然綠色制造也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本屆展會眾多展品會從不同角度,采用多種節能減排技術,向觀眾詮釋和倡導低碳的含義和綠色制造方式。
比如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GDPS系列數控智能電源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低碳,該電源采用三相全橋受控整流/逆變專利技術,在改善供電質量和提升控制質量的同時,實現了高功率因數和能量回饋,在數控機床節能方面實現平均節電25%的新突破。
而重慶機床公司研發的YS3126CNC-CD數控高速干切滾齒機則通過加工工藝創新實現低碳。
還有通過創新結構減少用材來實現低碳的例子,如重慶機床公司的Y31320CNC6大型數控滾齒機,主要結構件采用雙層壁的框架結構,通過采用先進的分析理論和計算技術,精心合理安排機械結構,用最少的材料獲取最好的剛度。
雖然中國機床市場已經連續多年高速增長,似乎有違產業波動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就中國整體經濟以及國家“十二五”經濟發展規劃來看,這種局面在短時期還會繼續,不過“十二五”期間,我國機床市場的需求結構會隨著產業結構越來越快地發生變化、需求水平會越來越快的提高。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成了國內企業如何緊隨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國家重點工程、重點項目:核電、新能源汽車、高速軌道交通、環保等領域;還有國家新近提出來的7個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未來市場的主流行業對機床的精度、效率、可靠性等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還要求節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