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是近7年來電力供需形勢最為緊張的一年。中電聯預計,電力行業受困于煤電價格矛盾等主要因素,迎峰度夏期間,華東電力缺口1500萬千瓦,華北、華中、南方缺口均在500萬千瓦左右;而東北、西北電力富余較多。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就地增加電力供應能力方式外,還要加快跨區電網建設項目,將西部大煤電、水電、風電基地豐富的電力輸送到東部負荷中心。
國泰君安分析師王威稱,居民用電價格若上漲1%,將直接使CPI變動0.02-0.025%。
南方最大電力缺口將達600萬千瓦
我國多個地區的缺電狀況繼續惡化。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表示,迎峰度夏(6-8月份)期間,預計全社會用電量1.25-1.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2%;最高用電負荷增長14%左右。
從電力供需平衡關系分析,王志軒表示,在供應方面,1-5月份,全國基建新增裝機約2500萬千瓦,到5月底全口徑裝機在9.85億千瓦左右;在新增裝機中,火電比重同比進一步下降,發電出力有效能力只有火電的40%、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的風電比重同比繼續提高,導致迎峰度夏期間有效的電力供應能力增幅低于最高負荷增速近3-4個百分點,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上比前兩年同期偏緊,供需缺口較大的地區依然是供應能力不足或電網輸送能力受限的東部、中部地區。
對此,王志軒認為,如果電煤價格繼續高企、部分地區電煤緊張的狀況不能得到明顯改觀,迎峰度夏高峰期缺煤停機、煤質下降以及華中、華東干旱的持續,將進一步影響這些地區電力供應能力的發揮,電力供需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預計迎峰度夏期間,華東電力缺口1500萬千瓦,華北、華中、南方缺口均在500萬千瓦左右;而東北、西北電力富余較多。如果氣候、來水、電煤供應等不確定因素的疊加作用,高峰缺口還可能進一步擴大,就全國平均而言,屆時最大電力缺口占最高用電負荷的比重在5%左右(2004年這一比重超過10%)。
此前,廣東省發改委預計,全省在今年第二、三季度用電高峰時,最大電力缺口將達到600萬千瓦。
#page#
南方區域五省建電力運行協調會商機制
中電聯用“原因復雜”概括當前的電荒背景。
首要原因是“市場煤、計劃電”之間的矛盾突出,煤價上漲不能順暢傳導出去,導致電力行業經營狀況持續下滑,甚至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2003年以來,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累計上漲超過150%,而銷售電價漲幅僅為32%,價格傳導途徑嚴重不暢,電力行業多年來承受了過度的成本上漲壓力,其累計效應已經導致電力企業經營陷入困局、可持續發展能力嚴重不足。
根據中電聯的行業統計調查,1-4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火電虧損額合計10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72.9億元,煤價上漲是根本原因。
此外,電力結構性矛盾導致的局部地區、季節性、階段性用電緊缺。在今年華東、華中、華北和南方電網缺口較大的情況下,東北和西北地區還分別富余1300-1400萬千瓦左右的電力,由于受限于當前跨區跨省線路的輸送容量,已經無法將這些富余電力輸送到東部缺電地區,造成電力富余(窩電)和缺電的情況同時存在而無法進行調劑。
中電聯指出,進入2012-2013年,按照目前的需求增長和裝機情況,預計電力供需形勢將比今年更加緊張,電力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找到一個可以解決當前電力矛盾的萬能辦法,除了就地增加電力供應能力方式外,還要加快跨區電網建設項目,將西部大煤電、水電、風電基地豐富的電力輸送到東部負荷中心,既解決了西部電力富余問題,也解決了東中部地區電力緊張問題,實現由“單純依靠煤炭運輸”向“輸煤輸電并舉”的轉變,以“就地平衡發展方式”向“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發展方式的轉變。
記者從廣東省經信委了解到,為應對電荒,廣東日前發起建立南方區域五省(區)間電力運行調節協調會商工作機制,共同協商應對五省區電力運行工作的困難和挑戰,向上級提出合理的政策意見和建議,積極促進南方區域電力運行工作。同時,針對各省電力運行出現共性問題或省間送受電計劃出現較大調整時,還可啟動不定期協調會議,研究解決應對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