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電機(002249)借助資本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上市僅3年就再度公開增發融資。公司的大股東和高管為了顯示對增發項目和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均積極認購部分增發股份,眾多機構投資者紛紛表示,公司的募投項目是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的行業,
近3年來,大洋電機的主營業務收入仍以空調用電機為主,傳統業務收入占比超過80%。雖然變頻空調市場方興未艾,為公司快速發展帶來機遇,但公司依然充滿憂患意識,盡早將未來發展戰略轉移到與
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產業上。大洋電機此次募集資金投向的四個項目,直接或間接都與新能源汽車相關。預計未來2~3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及
控制系統和高效智能電機的收入占比將與傳統電機平分秋色,公司盈利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分享新能源汽車盛宴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啟動元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步入黃金發展期。目前,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系統正朝著永磁化、數字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世界主要汽車生產企業大部分采用永磁同步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驅動系統,特別是日本汽車企業,如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其所生產的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車上大多采用稀土永磁同步電機。大洋電機順應產業發展潮流,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脈搏,搭上了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順風車,大洋電機將在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業務方面開創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2010年,大洋電機的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產業化取得突破性進展,銷售電機及控制系統實現銷售收入8191余萬元。已在中山和北京兩地建成新能源汽車用大功率永磁同步電機及控制系統產能達到5000臺套,產品覆蓋1KW-130KW系列。
目前,大洋電機已經與福田汽車、東風汽車、一汽集團、上汽集團等國內整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特別是與福田汽車的合作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已成為福田汽車純電動環衛車、公交大巴車等唯一永磁同步電機及驅動系統的供應商。未來,公司所生產的電機及控制系統將廣泛應用于北汽福田汽車生產的大中型客車、MPV、中重卡及輕卡等全系列商用車。
同時,公司全資子公司大洋電機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參股北方凱達汽車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北方凱達股東主要由阿爾特(中國)汽車技術有限公司、長春凱達發展有限公司等組成。長春凱達是一汽集團與長春市合作共建的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的全資子公司。這樣公司間接進入一汽集團的配套系統,為未來與一汽集團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page#
據悉,大洋電機綜合競爭優勢明顯,主要集中在人才、科技實力、質量、成本、高端客戶等綜合優勢上。大洋電機匯集了一批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董事長魯楚平在微電機行業浸淫多年,本人就是電機專家,副總經理畢榮華是國內資深的直流無刷電機專家。公司的研發團隊成員長期從事微特電機的研究與開發,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大洋電機有10多年各種微特電機生產歷史,公司微特電機制造能力穩居國內第一。截至2010年末,公司各種電機年生產能力達4000萬臺。目前,公司已經建立起現代化的電機生產管理系統和質量保證體系,產品質量在行業內名列前茅,并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募投項目大有“錢”途 大洋電機此次增發募資投向安排為投資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產業化項目3.39億元,投資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研發及中試基地建設項目1億元,投資驅動啟動電機(BSG)及控制系統建設項目4.4億元,投資大功率IGBT及IPM模塊封裝建設項目1.81億元。其中,新能源動力及控制系統產品目前已實現小批量生產,驅動啟動電機(BSG)產品已處于中試階段,大功率IGBT及IPM模塊封裝產品則為公司電機產品的主要部件之一。
據公司介紹,驅動啟動電機(BSG)可以消除發動機在怠速工作時的油耗、減少廢氣排放與降低噪聲,產品加裝在汽車現有發動機上可以有效實現節能3%~5%。項目達產后預計年均銷售收入9億元,凈利潤1.38億元。大功率IGBT及IPM模塊的封裝建設,適度向電機產品的上游延伸,公司產品鏈條將得到進一步完善。該項目達產后年均銷售收入為4.72億元,凈利潤為5077萬元。
民族證券分析師方炬認為,隨著節能、智能電網、高鐵、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未來IGBT的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2009年約為60億元,預計2015年我國工業控制領域IGBT需求將達到170億元,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大洋電機在未來3~5年有望成為國內大功率IGBT及IPM模塊封裝行業的領軍企業。
大洋電機目前已具備年產5000臺(套)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的生產能力。通過增發項目將新增3萬臺(套)/年的產能。項目總投資額5.2億元,建設期為3年,即從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結束。2010年投產并達設計生產能力的10%,2011年達設計生產能力的30%,2012年達設計生產能力的60%,2013年達設計生產能力的100%。預計達產后年均銷售收入增加22.5億元,凈利潤增加約1.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