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上海國際
機床展雖已落下帷幕,但云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世界各地的機床界名企、林林總總的高精尖的展品以及摩肩接踵的觀眾人流猶歷歷在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縱觀本屆上海國際機床展,高精、高效、高可靠的主機和功能性部件、數控系統,以及成套成線機床設備,成為展品的主流,從E1到E7七個展館,展商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拿出自己的“絕活”,使得本屆展會成為創新成果的展示會。同時,來自海內外近十萬名專業觀眾的采購交流熱情更使得本屆展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機床貿易盛會。
下游用戶行業的需求呼喚創新
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汽車、船舶、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機床大用戶行業以及新崛起的
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今后的五年中將會有更大、更快的發展,這些用戶行業對機床,尤其是高端數控機床的需求正日趨增長,比如航天航空、風電設備行業的大型零部件,對精密的重型數控銑鏜床、大型數控立式車床、加工中心都有大量需求。比如,航空工業大量使用的高強鋼、鈦合金、高溫合金、陶瓷材料和復合材料等難加工材料,以及大型薄壁、形狀復雜的零部件,其加工過程就對機床提出了很高要求。再如船舶發動機用曲軸、螺旋槳和風電設備的大型風葉加工等對大、重型精密機床的要求也很高,以前都依賴進口。至于核電站的某些關鍵部件,由于要求絕對安全可靠,因此對加工機床的要求更是與其他加工件不可同日而語。
對此,行業資深人士分析認為,下游用戶行業的強烈需求對機床工業來說,無疑是機遇大于挑戰,關鍵在于如何把握。
專業機床展成為推動創新的加速劑
展會是一個或數個行業上下游之間的聯系紐帶,起著潤滑劑和催化劑的重要作用。以上海國際機床展為例,自上世紀末創立以來,這個展會走過了一條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發展之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型機床展,成長為在國內和亞太地區最著名的專業機床展之一,為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近年來上海國際機床展在辦展模式和辦展思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鼓勵參展商以最新最優的展品參展。如本屆展會,無論是歐美日等傳統機床強國的廠商,還是中、韓等后起之秀的企業,均展出新近研發的高、精、尖機床產品,如山崎馬扎克的“DONE IN ONE”的智能化系列加工中心;海德漢的高分辨率光柵尺,其分辨率高達1納米,以及高精度角度編碼器;阿奇夏米爾的MIKRON UCP 600 Vario RTT 五軸聯動高性能鏜銑加工中心、MIKRON HEM 800高效立式加工中心、CUT 200 C精密數控慢走絲線切割機床和FO 350 SP精密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大連機床的DBS-63高速臥式加工中心、HDM80精密臥式加工中心等多款高效高精度機床,其中HDBS-63高速臥式加工中心是“國家重大數控專項”課題;南通科技的5DGBC50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在軍工、航空航天、造船等行業中均有廣泛應用;昆明機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產品-----THM46100、THM46160高精度臥式加工中心, 國家專家組驗收結果表明各項精度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魯南機床展出的ZK9306-EDM2微孔電火花加工機床等等。另一方面,組委會加大對專業觀眾的招商力度,從觀眾的質和量上下功夫。從專業觀眾的角度看,他們希望在展會上能看到最新、最優的機床展品,采購到最適合其應用的機床、掌握大量最新資訊。這就從兩個方面在客觀上起到了助推機床行業產品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創新驅動成為行業普遍共識
目前,國際機床產品和制造技術不斷發展完善。在高速、復合、智能、環保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與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產品不斷向高效率、高精度、柔性化、集成化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出現了向多主軸、多坐標、復合加工以及成套設備自動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現階段我國在高端數控機床的核心技術方面尚未形成突破,一些關鍵部件和技術仍需引進,但我國在引進國際上先進機床產品和技術時,遇到一些西方國家的種種阻撓和壁壘,正如溫家寶總理所指出的,“在當今國際競爭格局中,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形成強大的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創新驅動、科學發展一方面是市場需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我國機床行業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它將成為我國機床行業在“十二五”期間的工作主題和發展主線。從本屆上海國際機床展可以發現,傳統機床的身影明顯減少,而各類高端數控機床以及專用機床、加工中心以及成套生產線則較往屆明顯增加。
第14屆上海國際機床展擴容
根據組委會的規劃,定于2012年7月初舉行的第14屆上海國際機床展總展出面積將達100,000M2,占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共九個館。值得關注的是,除了E1—E7的各館布局與第13屆屆基本相同外,N4、N5將成為新辟的工業
機器人專館,以集中展示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最新成果。
組委會方面特別強調,第14屆展會對專業觀眾的組織招攬地域范圍擴大,工作力度也有所加強,一是擴大邀請的廣度和提高邀請的頻度。在所有下游行業用戶領域內開展拉網式發函,重點放在汽車制造、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核能、風能等)、造船、模具等機床重點用戶領域,計劃組織專人對重點領域的重點用戶進行點對點的VIP邀請;二是進一步與國內外各用戶行業協會聯手,組織大規模用戶觀展團,比如沿海各大城市的造船工業協會、各地的汽車工業協會等。同時,組委會還計劃走訪部分用戶企業,就展會的一系列觀眾感興趣的話題,與一線機床用戶企業展開面對面的意見征求。
展望未來,上海國際機床展將繼續扮演上下游行業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推動行業加速發展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