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李元普公開表示:“生物質能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可替代煤炭的能源。”
政策推動重金扶持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等多個部門已達成共識,出臺各項扶持政策,聯手推動生物質能產業化。
11月初,財政部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一批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并配有《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專項實施方案》。同時,《全國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通過專家評審,再為生物質能發展“添磚加瓦”。
從去年年底開始,財政部、農業部和能源局等多部門合力推進綠色能源示范縣工作,計劃“十二五”期間興建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目前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已達108個。“僅以綠色能源示范縣的補貼為例,中央財政對生物質能發展的直接補貼就將達到47.5億元。”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員秦世平認為,這種“毫不吝嗇”的重金扶持,無疑將對生物質能產業化形成有力刺激。
更為關鍵的是,生物質能的相關扶持政策日益指向“貨幣化”。未來5年,多項稅費減免等實質性支持也有望陸續落地。秦世平認為,在多重政策合力支持下,生物質能產業化將快馬加鞭乘勢而上。
發電領域前景廣闊
今年7月,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明確生物質發電的統一執行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價格的確定對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近日,有消息稱,《可再生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經擬定成稿,正報送各部委征求意見。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規劃專門附有《生物質能源專項發展規劃》。《規劃》提出的“十二五”期間生物質能源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將達130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3000萬千瓦,在2010年年底550萬千瓦的基礎上分別增長1.36倍和4.45倍;其中“十二五”末,農林生物質發電將達800萬千瓦,沼氣發電將達200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將達300萬千瓦。
業內人士稱,此消息將推動未來5年建設生物質發電廠的高潮。據專家推算,1300萬千瓦發電裝機容量意味著要增加500~700個生物質能發電廠,一年要建成100多家生物質能電廠。隨著生物質發電廠的投資建設加快,受益于電廠投資加速的是相關發電設備的制造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各地也積極推動農村生物質能產業發展。湖北荊州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凱迪生物質發電項目已建成投產,洪湖、石首、福娃公司生物質發電項目已申報,正等待核準。
除湖北外,經山東省經信委統計,到去年底山東全省已投運生物質發電項目27個,裝機容量64.2萬千瓦,去年發電總量達到13億千瓦時。
秦世平指出,從短期來看,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初步具有產業規模,5年內的發展前景更看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近年來,德國政府出臺多項措施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幅增加,到 2023 年,這些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占到德國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倍福 I/O 產品經理 Fabian Assion 博士從控制技術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高度波動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給電網運行帶來的挑戰,以及這一現狀對構建未來智能電網的
近年來,德國政府出臺多項措施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幅增加,到 2023 年,這些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占到德國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倍福 I/O 產品經理 Fabian Assion 博士從控制技術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高度波動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給電網運行帶來的挑戰,以及這一現狀對構建未來智能電網的
英國推出“2030 年全民風電”計劃,即到 2030 年用海上風電為全英所有家庭供電。根據英國的電網數據顯示,一月份某一天風電場的發電量達到了 19,835 兆瓦,足以滿足英格蘭一半以上的供電需求,充分證明了風力發電的巨大潛力。高速,可再生能源,模塊,EtherCAT,測量,
今日,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其年度客戶及合作伙伴活動——全球創新峰會巡展上,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技術進展:將數字孿生從可再生能源場站的設計和工程階段,擴展到了運營和維護階段。太陽能,電源,
今日,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其年度客戶及合作伙伴活動——全球創新峰會巡展上,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技術進展:將數字孿生從可再生能源場站的設計和工程階段,擴展到了運營和維護階段。太陽能,電源,
作為“AquaVentus”的創始成員,魏德米勒從始至終都恪守著其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AquaVentus”贊助協會成員包括90多家公司、研究機構和組織機構,旨在決定性地塑造和推進海上風能制氫(一種氣候中和氣體)技術的發展。綠氫作為常規能源的零排放替代,將在能源過渡中發揮關鍵作用,幫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應用,防爆,可再
鑒于當前上海疫情發展,原定今年8月31日至9月2日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PCIM Asia–上海國際電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覽會暨研討會將順延舉行,新展期及會議日程將另行公布。
作為“AquaVentus”的創始成員,魏德米勒從始至終都恪守著其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AquaVentus”贊助協會成員包括90多家公司、研究機構和組織機構,旨在決定性地塑造和推進海上風能制氫(一種氣候中和氣體)技術的發展。綠氫作為常規能源的零排放替代,將在能源過渡中發揮關鍵作用,幫助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應用,防爆,可再
全球透明市場研究機構TMR日前發布報告稱,2022年,全球生物質能裝機容量將從2013年的72,571.9 MW提高至122,331.6 MW,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2%。
縱觀“要大力發展”的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三大可持續清潔能源,風電與光伏發電都是單一的電力能源形式,對化石能源的替代性有限,生物質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用來生產電能、熱能、燃氣和燃油等四種能源商品。生物質能源可實現對化石能源體系的全面替代,對我國能源結構將起到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
據報道,四川省即將核準一批新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加上前期已經核準開工的,四川生物質發電廠將超過10個,總容量30萬千瓦。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中心熱化學實驗室近日落戶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發工作同期展開。
作為廣西新能源建設及循環經濟的重點工程,北流凱迪生物質能發電項目總投資2.5億元。
目前,《生物產業“十二五”規劃》正等待國家相關部門的最后討論。據了解,《規劃》預計中國生物產業產值到2015年將達3.6萬億元,較2011年的1.5萬億元增長一倍以上。
2012年的國內整體經濟形勢復雜,其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幾乎所有能源企業2012年最關注的焦點都在政策上,新能源企業更是渴望能夠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
中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ChinaNationalRenewableEnergyCenter,以下簡稱CNREC)于2012年2月23日掛牌成立。
國家能源局近日正式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時期,可再生能源將新增發電裝機1.6億千瓦
據報道,四川省即將核準一批新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加上前期已經核準開工的,四川生物質發電廠將超過10個,總容量30萬千瓦。
粵電湛江生物質發電項目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項目,該項目有兩臺50MW機組,其中1號機組已于2011年7月投產,2號機組2011年11月投產。
7月19日召開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及節能目標分解方案。
凱迪控股30MW高溫超高壓生物質電廠項目,單個生物質發電項目為1×30MW高溫超高壓機組,鍋爐采用凱迪自主設計的1×120t/h高溫超高壓循環流化床鍋爐,汽機采用高溫超高壓汽輪機。第一批項目包含湖北來風、湖北崇陽、湖北松滋、四川眉山(彭山)、湖南臨澧、安徽南陵、廣西北流、吉林蛟河、吉林汪清(后2個項目為2×30MW
《歐洲生物質電廠市場》調查報告日前顯示,歐洲生物質電廠的數量在過去五年里增長了40%,而英國的生物質發電能力遠遠低于芬蘭和瑞典等國。 據新能源聚焦網(NewEnergyFocus)報道,該報告由德國能源咨詢機構ecoprog和德國弗勞恩霍夫環境安全和能源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UMSICHT)聯合發布。調查結果顯示,在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要加強生物質發電項目環評工作。 根據《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 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
生物質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成為世界重大熱門課題之一,許多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計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世界大發展 世界生物質發電起源于20世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