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傳出現代重工“自愿下崗”的裁員消息。今年是現代重工創建40周年,幾個月前,其還在為40年慶典而大宴賓朋,此次突如其來的裁員行動有如“熱水開鍋”,讓很多人吃驚。韓國國內議論紛紛,曾經稱霸全球的企業在全球性經濟蕭條逼迫下已不得不“下手”減員,以緩解沉重的經濟壓力。
2000管理者走人
韓國現代重工于1972年創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造船企業。該企業在成立后的40年間共建造了1740多艘船。這樣一家發展如日中天的企業,最近卻要求員工“自愿下崗”,可見目前經濟環境之惡劣。
據悉,“自愿下崗”是韓國式裁員的一種方式,即先宣布裁減的范圍和人數,然后公布“自愿下崗”的獎金和補助。此次現代重工的裁員范圍是50歲以上的科長級管理人員,不包括技術人員和一線生產人員,裁員目標是2000名。10月22日至11月9日,現代重工集中受理了員工的“自愿辭職”申請。“自愿下崗”的員工可根據自身在企業的工齡長短,領取相當于在職時24~60個月的工資。比如,50周歲的辭職人員到真正的退休年齡60周歲還有10年時間,其中5年領取與在職時相同的工資,余下5年僅領取學習補助金和醫療保險金。
對于這種方式的減人裁員,現代重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給出詳細的說明,僅有一位高層人士透露:“與競爭對手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相比較,現代重工的人員構成不是非常合理,行政管理人員所占的比例太高,再加上當前造船市場的不景氣時間不斷延長,這樣下去,企業很難堅持。”現代重工的決策層日前正式對外界表示目前的“自愿辭職”申請受理范圍僅限于行政管理部門不涉及其他部門,因此,不應將其視為該企業的大規模人員裁減和全面結構調整。全球造船市場的極度低迷,再加上中國造船企業的積極競爭,使得這一全球最大造船企業也承受不住重壓。現代重工相關負責人稱:“這是我們首次引進‘自愿下崗’機制,目的是使企業更具競爭力。”
裁員風將至
對企業而言,裁員減人或進行人員結構調整本是一件平常事,但事情發生在現代重工身上,情況便大不一樣,因為其在業界有著超高聲望,隨便一件普通事件就能將其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因此,此次猜疑之聲不絕。
有專家分析,韓國政界的角逐也是此次現代重工裁員被熱炒的原因之一。今年12月19日,韓國將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執政黨韓國新國家黨總統候選人、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的女兒樸謹惠目前在3名候選人中支持率最高,其競選班子中的主要成員是現代重工最大股東、現代集團的創始人鄭周永之子鄭夢準,他一貫倡導“雇傭經濟”,主張以擴大就業率推動經濟發展,而且樸謹惠競選大綱中就有這樣的內容。因此,在野黨和其他黨派等政界領袖開始拿現代重工裁員一事作為炮彈向“雇傭經濟”發出攻擊,以期能對總統大選產生影響。此外,現代重工作為一家韓國大型企業,在自我宣傳中難免有自吹的成分,這使其競爭對手感到不快,也使善于“找茬”的媒體找到了大做文章的機會。今年春季,現代重工推出一則大型廣告:“在我國也有員工平均連續在職近20年的企業”,“因為有現代重工,所以大韓民國就有希望”。為了配合宣傳,其還在7月將勞資雙方協議的員工退休年齡由58周歲延長到60周歲。對此次發生大規模裁員事件,業界多冷嘲熱諷,議論的中心是:現代重工既然如此了不起,為什么做的和說的不一樣!
自2008年以來,國際造船市場連年不景氣,極大地沖擊了韓國造船企業,現代重工也難以獨善其身。該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共接單131.6億美元,同比下降40.43%,其中,造船和海洋工程業務部門接單金額分別下降49.93%和51.92%。手持訂單量的嚴重不足,使得人力資源過剩的現象凸顯出來,不進行人員結構調整,企業將難以渡過難關。多年來,現代重工的管理原則之一是堅持不裁員,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重創之下,其也沒有開掉1名員工,現在,正值企業創建40周年,卻大幅度裁減人員,足以說明其遇到的困難之大。業界由此擔憂,裁員之風不久就會在韓國大型造船企業中刮起來。現在,韓國已有鋼鐵企業從10月開始減薪30%,持續6個月,以避免裁員。造船企業會否效仿,目前還不敢斷言。
借機開始調整
有專家表示,客觀地看整件事情,媒體和業界的議論不乏有炒作和看熱鬧之嫌,但其中多少也透露出多年來現代重工內部問題眾多,積重難返,因此,裁員或許正是現代重工著手解決這些問題的信號。
此次現代重工對人員進行調整暴露出其內部沉積的問題已深,必須得到盡快解決,其中,人浮于事的工作作風和人員構成老齡化是最具典型性的兩大問題。目前,現代重工的行政管理人員所占比重遠高于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其一個部門配有3~4名部長級管理人員,管理者數量過多,造成了“人多事少、人浮于事”的現象。讓現代重工曾引以為豪的員工在本企業平均連續就業時間長達19.1年,在韓國100家大企業中居第一位,也從另一個側面暴露出其在職人員老齡化和人員“堆積”過剩現象嚴重,而大宇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的員工在本企業平均連續就業時間分別為17年和11.9年,人員更新率要高很多。現代重工今年上半年的正式員工總數為25914名,創近年來最高。此外,其還雇用了2.8萬多名臨時工,他們的工資僅為正式工人的一半,因待遇不公,前幾年曾發生過騷亂。現代重工方面稱,現在手中的訂單僅夠今后一年半的建造作業量,而過去的訂單量至少能維持兩年半至三年時間。率領著這么一支龐大的就業大軍,加上市場長期不景氣、訂單不足,這對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現代重工心里十分明白。
韓國一位造船界人士表示,日本造船業曾因員工老齡化,造成生產效率低和生產成本上升,不得不把世界造船第一的位置“讓”給了韓國,如今,現代重工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現代重工雖然推出了關于行政管理部門裁員的舉措,但一線人員老齡化問題不解決,即使今后造船市場恢復興旺,想要繼續保住自己的地位也會很難。
除上述問題外,現代重工內部各企業循環出資相互持股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是很多韓國企業的“通病”。現代重工——現代三湖重工——現代尾浦造船——現代重工,這種循環式出資持股結構必須從根本上進行調整,而要徹底解決問題至少要花費1.6萬億韓元(約14.41億美元)。
不管現代重工如何解釋此次裁員,也不管外界如何評論,此次裁員終歸是其在人員結構調整方面邁出的第一步,今后還有什么調整舉措,以及對韓國其他造船企業會不會帶來影響,仍有待觀察。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8002/news/d_1nrusj6oaqj0a.html
拷貝地址上一篇:“拆零揀貨”將促進自動化物流發展
下一篇:美蘋果工廠或將打造“機器人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IBM向媒體證實:裁員確實存在,將有超過1000名員工被解雇。IBM相關發言人表示:“我們正在繼續重新定位我們的團隊,以配合我們對IT市場高價值細分市場的關注,并且我們還將繼續積極地在為客戶和提供關鍵新興領域的招聘。”
甲骨文西雅圖辦公室的裁員規模達到300人左右,這是該公司云團隊裁員計劃的一部分。據說,整個公司的裁員總數將多達數千人。
媒體已經證實,GE正在和法國工會就裁員問題進行談判。工會表示,原阿爾斯通電力系統公司至少有229個工作崗位將被裁,還有一些崗位因為高級職員的退休而不再招聘。這次裁員還將包括法國貝爾福GE能源總部的146個工作崗位。
IBM風波 | 曝重新安置30%員工 任命新CFO 傳年內將裁員萬人...1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英國科技網站The Register周四(11日)報道稱,IBM聘請貝恩咨詢公司幫助其制定戰略,包括通過減少雇傭的方式重新安置30%全球技術服務(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s)部門的員工。對此,IBM的一名發言人予以駁斥,稱報道不夠準確。
據外媒CNBC報道稱,樂視美國正計劃進行一輪裁員,員工人數將由目前的500多人裁減至60人。對此,向樂視美國求證該消息,樂視證實裁員,但同時回應稱,此次裁員人數涉及300多名員工。
繼去年在芬蘭裁員了約1000個職位之后,諾基亞又在本周四表示,計劃在芬蘭進一步裁員200人,以此在全球網絡市場需求下降的環境下維持利潤率。
作為全球造船業的主力軍,中日韓三大造船國對近五年以來的強寒潮感受尤深:眾多造船廠都遭遇了訂單減少、盈利下滑、股價暴跌、裁員、破產重組等一系列打擊。
達鴻公司在1994年成立,2003年明基友達入股,后來又移轉宸鴻集團旗下,以研發生產觸控面板為本業,約有600多名員工,將裁員520人。
現代重工集團旗下的造船業務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28日表示,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對現代重工與大宇造船的企業合并案作出“無條件批準”的決定。
現代重工集團與韓國產業銀行(KDB)旗下子公司KDB Investment組建的聯盟已經被斗山集團(Doosan Group)選定為斗山工程機械的優先競購方,將獲得斗山工程機械的36.07%控股股權。
現代重工集團決定將機器人業務部門通過物理部門合并,并成立一個名為現代機器人的新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稱為“Hyundai Robotics”,現代重工控股擁有其100%的股份。
韓國政府一直希望能夠對大宇造船、現代重工兩個主要參與者主導該行業以更好地與中國競爭對手競爭并解決行業起伏的方式進行大修。
哈工智能擬與現代重工簽訂合資經營協議,由哈工智能或其全資子公司與現代重工或現代重工全資子公司合作投資設立哈工現代機器人有限公司(暫定名)。通過本次合作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有利于進一步擴展機器人本體業務的應用場景,豐富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的產品線。
當前,全球經濟回暖跡象增多,貿易量出現回升。2017年1~3月,中國造船完工量157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7.7%。據悉,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及大宇造船近期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
現代重工上世紀80年代進入機器人領域,20多年的時間里實現了從零開始的躍升,發展成為韓國最大、國際領先的工業機器人研制企業,其耀眼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現代集團旗下的下游產業——現代船舶和現代汽車的帶動。從工業機器人的專利申請可以看出,現代重工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專利申請涉及汽車制造業,不僅涉及了整車制造4
全球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將攜四臺精心準備的工業機器人產品,亮相中國國內最大的工業展會之一——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工業機器人展。
日前,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了今年前九個月船舶行業的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前九個月,我國造船企業三大造船指標增幅明顯。
國有大型造船企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CSSC,簡稱中船工業)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CSIC,簡稱中船重工)合并,為組建一家占全球銷售額約20%的大企業鋪平了道路。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