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國十大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區,根據國際工業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總量將達3.5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17.5%,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市場。面對如此誘人的大蛋糕,不僅吸引了產業界和資本界的目光,也讓各地政府發現了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機會,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從而在這一輪工業自動化的浪潮中,奪得發展先機。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曾發表了廣受關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在交織著現實敘述與浪漫預言的這篇報道中,文章認為,機器人將與3D打印、新材料等結合,推動制造業大轉型。受益于國內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的必然趨勢,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顯然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區域市場,2002-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每年累計安裝量幾乎都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從2002年2152臺發展到2012年超過10萬臺。根據國際工業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總量將達3.5萬臺,占全球銷量比重17.5%,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市場。面對如此誘人的大蛋糕,不僅吸引了產業界和資本界的目光,也讓各地政府發現了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機會,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從而在這一輪工業自動化的浪潮中,奪得發展先機。
上海:2012年機器人產業規模已達60-70億元,已成為國內最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ABB、發那科、庫卡、安川等機器人巨頭均已在上海設有總部或基地,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沈陽新松在上海設有子公司,本地企業上海沃迪自動化裝備公司在搬運碼垛機器人領域國內領先。同時,上海交大、上海大學、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等長期從事相關研究,為產業發展積蓄能量。
根據上海機器人產業規劃,到2015年上海機器人產業產值力爭達到200億元,2020年達到600億至800億元,占全國50%以上份額。據介紹,未來上海將立足機器人產業化和示范應用兩個環節,聚焦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領域,壯大發展機器人本體研發制造,突破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制系統等三大核心功能部件,拓展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使上海成為我國最大產業機器人基地、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分服務中心和應用中心。目前寶鋼集團、上海電氣正積極研究介入機器人產業。
從布局來看,浦東和寶山有可能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機器人產業園區。位于上海寶山區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已正式獲批,該園區計劃實現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鏈集群。該園區到2017年要引進國內外機器人制造相關企業機構600家,計劃招商引資額度達到200億元,力爭成為中國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示范基地。
昆山:是昆山重點發展的十大特色產業基地之一,2012年獲批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截至2012年,機器人產業基地已吸引華恒、吉陽、柯昆、徠斯、澳昆、高晟等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高端企業25家,吸引投資總額超15億元,2011年實現銷售35億元,2012年實現41億元。目標到2013年實現產值70億元,培育產值超億元企業5家;到2015年形成工業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兩大類產品完整產業鏈,建成省級研發機構和工程技術中心20家,年產值200億元。
徐州: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已初步形成焊接機器人、包裝機器人、高空作業機器人等多個系列,目前已入駐的機器人產業企業達20多家,實現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
根據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園發展規劃,開發區機器人產業將在工業機器人的基礎上,發展服務機器人等新領域。力爭通過3至5年,全區機器人產業規模達50億元左右,10年內增至200億元至300億元。為了推動開發區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開發區專門每年設立了500萬元的政府引導資金,制訂了包括所得稅優惠,產學研合作以及示范工程等8個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
常州:位于武進高新區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核心規劃5003畝,分為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和智能裝備產業生產基地兩個部分,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紡機等,聚集了銘賽機器人、遠量機器人、漢迪機器人、新瑞機械、卡爾邁耶、五洋紡機、常礦起重機械等43家企業。2012年,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營收突破25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
根據常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發展規劃,到2015年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將培育產值超過50億元的企業1家、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4家以上;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平臺,形成我國"兩化融合"示范基地,產業規模力爭達到238億元以上。
唐山:機器人產業作為河北省唐山國家高新區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了一批包括唐山松下、開元等龍頭企業。唐山高新區焊接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礦用搶險機器人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量產。目前產業規模已達到20億元,主要技術指標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到2015年,全市形成年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2家、年產值1億元以上企業5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20家,建成我國富有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天津:2012年,濱海新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已經突破1.4萬億元,其中工業自動化比例占到了20%左右,這一比例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工業自動化產業比重占總產值的8%左右。數控及自動化技術已延伸至濱海新區的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機械加工、精密儀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農業養殖等多個支柱產業中。
根據《天津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時期,天津市將培育發展物聯網、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電子四個戰略性新興領域;支持工業機器人、警用機器人、安全機器人、礦山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醫用微創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到2015年,形成年產各類機器人5000個的生產能力,產業規模達到200億元。
哈爾濱:2013年以來,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開展機器人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目前已依托哈南工業新城規劃辟建了3平方公里機器人產業園區,一期正在進行15萬平方米的起步區建設,可為入區企業提供可直接入駐的標準化廠房、辦公場所、配套生活及其他服務設施。目前哈經開區已經與10余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
在機器人產業園發展上,哈南工業新城將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聯合的協同創新機制,立足機器人產業化和示范應用兩個環節,面向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領域,聚焦機器人本體、精密減速器、伺服驅動器和電機、控制器等機器人核心部件、機器人系統集成等重點方向,力爭使機器人產業園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產業機器人基地、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中心、高端制造中心、服務中心和應用中心。
2013年4月,哈經開區正積極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省科技廳等有關單位聯系,力爭實現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園"。同時,哈經開區篩選出30家國外著名機器人企業、50家國內主要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企業,按圖索驥,迅速展開機器人產業大招商工作,目前已有德國KUKA機器人合資項目、富士康機器人項目、日本安川電機機器人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高性能殘疾人假手項目等10余個國內外機器人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重慶:2013年4月,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在璧山正式宣告成立。該聯盟將成為重慶市主推產業鏈形成和政企溝通的重要平臺,首期吸納了53家企業。重慶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大戰略產業加以推進,奮斗目標是成為國內重要的機器人生產基地,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規模將能夠達到1500億元。
目前,壁山縣已被重慶市確定為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根據規劃,通過3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末,壁山縣智能機器人產業將初具規模,智能機器人產業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到2020年,成為技術水平領先、產業特色突出、國內知名的智能機器人產業制造基地。
青島: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位于青島國家高新區先進裝備制造區內,產業園占地1000畝,將重點吸引日本、韓國、歐美以及中國國內的優秀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以及配套企業入駐。2013年5月,青島高新區分別與五個機器人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安川電機、海爾集團、橡膠谷公司、雷霆重工、碩泰科技等一批機器人產業重點項目落戶產業園。
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著力打造我國北方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2012年高新區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24.7億元,其中機器人產業產值1.5億元。
到2023年年底,產業園成長為山東乃至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機器人示范園區,以研發設計和應用服務為特色,覆蓋整個產業鏈。
近期(2013年-2015年):引入機器人相關企業(以工業機器人為主)達30家,主要以整機應用服務類研發、生產企業為主。
中期(2015年-2018年):繼續引入企業達40家,重點培育壯大園區內企業,誕生1家過億級企業,2-3家超5千萬級企業,類型包含整機生產、服務應用以及研發設計。
遠期(2018年-2023年):企業規模超50家,培育3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2家,1億元規模以上企業3-4家,上市企業2家,企業類型覆蓋全產業鏈,偏重于研發設計和應用服務。
沈撫新城:已在其產業區規劃5平方公里作為沈撫新城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用地,產業定位是重點發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現有機器人和智能產業在建項目3個,投資總額42億元,包括罕王微谷、省電子研究設計院、申江萬國數據庫;在談和重點推進的項目有12個,投資總額120億元,包括金地綠利機器人產業園、香港紐克瑞森集團自動碼垛機器人、自動裝箱機器人、成都佳士科技焊接機器人、廈門思爾特機器人、馬丁路德機器人、凱爾達數控切割、香港曼羅蘭與美程在線合作的機器人智能印刷項目等。
預計到2017年末,沈撫新城將完成5平方公里整體規劃建設,初步形成以骨干企業為核心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引進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級機器人科研院所和企業技術中心,帶動沈撫新城裝備制造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升級換代,培育產值超億元機器人企業50家,年實現機器人產業產值500億元。力爭用5年時間,將沈撫新城打造成國內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發、生產的重點集聚區,2030年建成國內最大、國際有影響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為了幫助廣大業內人士梳理、回顧2015年度中國科學儀器與分析測試行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由儀器信息網發起舉辦“2015年度中國科學儀器與分析測試行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揭曉
碼垛機十大品牌,隨著碼垛智能裝備的發展,碼垛機在工業制造中的優勢越來越顯著,機器人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然而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那些龍頭企業。
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統計結果,2013年全球半導體營收總計3,150億美元,較2012年成長5%。前25大半導體廠商合計營收增幅高達6.9%,整個半導體消費市場處于上漲趨勢,未來半導體市場有十大重點行業領域值得關注:
2010年11月10日晚,“營銷十年•謀變——中國自動化營銷十年(2000~2010)系列活動”評選頒獎典禮在上海永達國際大廈舉行。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數控),作為國內技術領先的專業成套機床數控系統供應商,應邀出席了會議。 當晚的頒獎典禮匯聚了自動化主流品牌的企業領袖和營銷精英。品牌中國聯
首都16家新聞單位與國內知名經濟學家聯合評出——2007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 由經濟參考報和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首都16家新聞單位總編輯、副總編輯與國內知名經濟學家聯合參加的2007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評選活動,27日在北京揭曉。 當選的十大經濟新聞(按新聞發生順序排列)是: 1、物權法獲通過。3
據有關調查統計表明,當前世界軸承市場80%左右的份額,被十大跨國軸承集團公司所分享。如2002年全球軸承銷售額約為300億美元,其中日本NSK等五大公司約100億美元;瑞典SKF公司的55億美元;德FAG等兩家公司約50億美元;美國Timken等兩家公司約40億美元。在日本五大公司中銷售收入最少的也在10億美
由582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近日在京揭曉,世界最小的納米電動機榮列其中。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用碳納米管研制的電動機,直徑約為五百納米,比頭發絲還要小三百倍,能夠在電壓驅動下轉動。電動機的旋轉葉片是一片金葉,長度不到三百納米,葉片
2025年6月4日至6日,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本屆展會,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覆蓋5大展館,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電機,自動化,伺服,工業機器人,安川電機,
華北工控基于瑞芯微旗艦級AIoT芯片RK3588,新發布15.6寸工業平板電腦PPC-3156QAR,以國產ARM芯片方案替代了傳統X86方案,支持工業機器人控制界面、生產線MES系統終端、光伏電站管理終端、車載終端、醫療影像終端等場景應用。接口,
2025年4月22日,第三十三屆中國國際電子生產設備暨微電子工業展(NEPCON China 2025)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正式拉開帷幕。NEPCON China首次設立"NEPCON 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拆解區",以"本體互動展示&具身智能技術+核心零部件拆解展示+技術沙龍"四大維度,為人形機器人從業者打造技術與商業交融的深度交流平臺。應用,論壇,工
隨著宇樹人形機器人在今年春晚的一舞,給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再添一把火。在過去十年間,中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的全球占比已經從約五分之一提升至超過全球總需求的一半。中國本土機器人制造商也已顯著擴大了國內市場份額:本地供應商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安裝量中的占比從2020年的30%提升至2023年的47%。論壇,控制,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數據: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代表了我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領先水平。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系統,
歡迎大家來到安川機器人基礎操作培訓線上課堂第十一期!編程,切換,工業機器人,
安川工業機器人基礎操作和編程相關的內容,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的這兩期,將為大家安排實際使用工業機器人時,常用的一些操作和設定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更規范更高效地使用機器人。機器人培訓,
華北工控基于工控機的核心設備支持積極部署工業機器人領域,采用英特爾、AMD、恩智浦、瑞芯微、海思、海光、飛騰、兆芯、龍芯等多平臺智能芯打造了X86架構和ARM架構系統完善的工控機產品體系,能夠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互聯互通以及安全性能。
7428
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