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渭南市11座污水處理廠建成除磷脫氮提標改造工程,陜化化工、潼關中金礦業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污染治理工程建成投運。完成25家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蒲城電廠、秦嶺發電廠所有機組建成脫硫工程,蒲城電廠5、6號機組脫硝工程先后建成。秦嶺發電廠完成了7號機組脫硝工程升級改造,綜合脫硝效率達75%以上。堯柏、石豐、富平4條熟料水泥生產線建成脫硝工程。
此外,渭南市淘汰水泥生產線3條70萬噸生產能力,淘汰關停陜化26萬噸合成氨生產線、秦嶺發電廠4號200MW機組。拆除白灰窯966孔,徹底鏟除了富平、蒲城的“百年頑疾”。
渭南市環保局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邀請媒體共同參與污染查處,開展企業開放日活動,將所有工作主動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對與公眾密切相關的環境政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污染排放等,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向社會公開。
通過信息公開,發布減排數據,減排不再是老百姓看不見、看不懂的東西。根據環保局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底,四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含機動車)排放量分別為6.85萬噸、6217.6噸、14.96萬噸、10.18萬噸,累計削減比例為8.15%、6.92%、21.97%、1.25%,其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提前兩年達到“十二五”省政府考核要求。
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考核權重
針對新形勢、新問題,渭南市環保局要求各縣(市、區)對于全市部分列入中省目標責任書的重點工程,要明確時限,加快進度,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務,扎實做好污染減排工作。
為解決群眾切實關心的霧霾問題,今年渭南市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全市環保1號工程,利用《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頒布施行的有利時機,加大了大氣污染防治在目標責任考核中的權重。把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對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單位和個人,實行通報、約談、處罰、問責。嚴格監管工業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和減排力度,對重點企業24小時在線監測。
同時,渭南市按照中心城市的標準,抓好縣(市、區)燃煤鍋爐拆改工作,加強400家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餐飲業油煙治理。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實行黃標車限行和無標車禁行。抓好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確保不出現任何閃失。在渭南市政府的統一協調下,按照高標準嚴格要求,市環保局會同住建、綜合執法、交通部門,打組合拳,共同抓好城市揚塵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