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電子行業涌現出眾多熱門詞匯,諸如3D打印、物聯網、智能可穿戴、車聯網、工業4.0、智能家居……盡管其中存在概念熱炒,但也折射出整體行業“泛智能化”需求升級的趨勢,這也給半導體產業帶來更大的增長空間。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半導體產業全球營收與前年同期相比成長8.0%,預計未來半導體增速仍將保持強勢。此外,人們對環保、安全、節能和互連的需求也將成為全球電子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在中國市場,受益于下游市場不斷壯大、國家扶持、產業鏈轉移以及產業兼并整合等因素驅動,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景氣度持續攀升,未來幾年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期,終端應用市場快速發展。
總體來看,2015年中國電子行業的發展契機將來自于以下幾方面:
1、泛智能化趨勢持續蔓延,新型終端產品不斷問世為供應鏈帶來制造升級、需求增多的機會;
2、產業轉移繼續深化,蘋果供應鏈、智能汽車供應鏈等向中國大陸內遷;
3、4G網絡覆蓋和用戶數的增長帶動新一輪智能移動終端發展;
4、物聯網/智能家居產業鏈不斷發展,帶動相關設備及元器件產品需求上揚;
5、工業4.0時代,傳統制造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自動化設備市場快速發展,2015年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500億元。
在上述發展趨勢和行業機會中,最受業界關注的無疑是物聯網。物聯網應用為產業鏈各環節帶來巨大機遇,同時也提出更多挑戰。例如,在傳感器、無線互連、控制器及其相關功耗等方面要求更加嚴苛(尺寸更小、功耗更低、性能更強)。此外,推動物聯網增長的兩大因素是安全性和隱私權。安全性確保信息從一個設備傳輸到云平臺時不會被攔截或改變;隱私權涉及到公司如何使用它們收集的數據。物聯網是企業的機遇,但相關規范和觀念的不斷變化也帶來新的挑戰。
作為物聯網的一個細分應用領域,智能家居成為2014年的熱門詞匯。自蘋果發布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后,又帶動起新一輪智能家居熱潮,在中國大陸,小米、海爾、美的等廠商也正在向智能家居領域進軍。其實,智能家居在中國已經有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但真正進入增長期則是近兩年的事。這一方面是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智能終端設備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內智能家居企業在歷經開創期和徘徊期之后進入了融合調整階段。
創新的智能硬件產品是智能家居發展的關鍵生產力。
在2014年之前,智能硬件產業鏈尚未成型,沒有專門的芯片、傳感器、通信技術、云平臺、大數據等支持。整個行業更多的是概念熱炒,而鮮有實際行動。進入2014年,各大巨頭的舉措不僅指引了方向,更為業界帶來了信心,推進產業鏈聯動并引發用戶關注。
如果說2014年是智能硬件產品落地元年,那么2015年可謂是智能硬件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節點。以可穿戴設備產品為例,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眾多相關產品,然而由于缺少殺手級應用,未能抓住用戶的真正“痛點”,導致可穿戴市場的發展并不如預期。新的一年,業界寄望于AppleWatch發布并將于2015年初上市銷售,會成為引爆可穿戴市場的關鍵事件,從而帶動可穿戴設備市場獲得實質性的增長。
除了可穿戴產品,物聯網應用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聯網汽車。車聯網的發展將使汽車駕駛變得更加安全,駕乘人員可以直接和車輛互動,這已然成為汽車工業的未來趨勢。在這方面,上游芯片廠商也在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積極研發創新解決方案,通過提升車輛對外的“感知”能力,實現動力總成與底盤懸架的聯動,使汽車成為一個生態體系,以期最終實現自動駕駛。
縱觀行業發展,電子業從來不乏創新,但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價值藍海絕非易事,從業者不僅要有創新意識,更要具有發掘行業機會的眼光和獨特視角。作為持續關注全球以及中國電子行業市場的媒體,我們也在不斷尋求創新與突破,從平面到網絡再到移動終端、新媒體平臺,我們持續為讀者傳遞創新的技術產品趨勢和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幫助制造業者把握行業方向和市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