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盡管外資品牌占據中國機器人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本土機器人企業綜合實力有限,但在細分領域市場的特色機器人,有望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突圍的方向之一。只有瞄準細分市場,有針對性的地開發、提供差異化產品與服務,才能在夾縫中尋求突圍之道。另外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細分客戶群,不然很難生存下去。
就以服務機器人為例。我國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從2005年前后才開始初具規模但我國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研發與日本、美國等國家相比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絕對差距還比較大,但相對起工業機器人而言則差距較小。因為服務一般都要結合特定市場進行開發,本土企業更容易結合特定的環境和文化進行開發占據良好的市場定位,從而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外國的服務機器人公司也屬于新興產業,大部分成立的時候還比較短,因而我國的服務機器人產業面臨著比較大的機遇和可發展空間。
未來細分市場增長動力強勁,對機器人呈個性化需求,一種機型“通吃”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對于整個機器人行業,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爆發可謂“管中窺豹”,新的應用行業需要新的產品,產業資源急需統籌整合。在統籌布局下,內資企業正逐步將視野投向新市場。在這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機器人生產企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一大批沒有“金剛鉆”的企業或將就此淘汰。
上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