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從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獲悉,“十三五”期間,該公司規劃投資71億元,在直供電服務的41個縣(區)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在此輪改造后,農網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通信網和智能電表覆蓋率均達到100%,基本實現城鄉電網一體化目標。
5月9日,記者從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獲悉,“十三五”期間,該公司規劃投資71億元,在直供電服務的41個縣(區)進行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打造現代化農村電網。
此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旨在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適應農村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的新需求。主要任務包括,實施“井井通電”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農田灌溉機井通電和改造任務1.1萬眼,惠及30個縣(區)995個村,受益農田面積101.6萬畝。實施村村通動力電,2017年底前完成1321個村動力電不足改造,涉及32個縣(區)農村居民101萬人。實施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1042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任務。實施光伏扶貧項目接網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10千伏、0.4千伏接網工程線路共計105公里,新增10千伏配變60萬千伏安。推進西部及貧困地區農網供電服務均等化,提升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革命老區供電服務,解決經營區內農村用戶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問題,其中2017年前新增10千伏配變32.4萬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1521公里。
據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0年,國網陜西電力經營區農網供電可靠率將從目前的99.7%提高到99.9%,用戶平均停電時間不高于9小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7%,中心村供電架空線路絕緣化率100%,城鎮地區10千伏線路平均供電半徑不超過6公里,鄉村地區不超過15公里,0.4千伏線路平均供電半徑不超過500米,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2kVA/戶。在此輪改造后,農網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配電通信網和智能電表覆蓋率均達到100%,基本實現城鄉電網一體化目標。
另外,為做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作,公司要求各施工單位全面應用標準物料和標準工藝等標準化建設成果,架空線路、桿塔等主設備容量、使用壽命等參數標準要“一步到位”,確保主設備30年不大拆大換。同時,農網改造要超前謀劃,提高供電可靠性、技術先進性和環境友好性,避免重復建設。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8002/news/d_1nujjmu40ba8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為全球汽車制造商、設備制造商及供應商的緊密合作伙伴,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術,憑借其在復雜汽車制造全流程自動化領域的卓越表現而廣受認可——涵蓋車身制造的沖壓控制與焊接,乃至電動汽車的電池與發動機生產。在即將到來的上海國際工業裝配與傳輸技術展覽會(AHTE 2025)上,倍福將重點展示其基于 PC 的控制技術的核
在工業自動化和能源、通信等關鍵基礎設施的嚴苛場景中,存儲設備的長期可靠運行是確保業務連續性的核心。天碩(TOPSSD)憑借自研主控芯片與深度固件優化,為工業級固態硬盤打造堅實的可靠性基礎。其旗艦產品天碩G55 Pro M.2 NVMe 工業級固態硬盤,在提供卓越性能的同時分析,電源,工控機,
在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當企業還在圍繞“大負載”與“高速度”做單選時,國產協作機器人已“直線超車”,將協作機器人的性能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O系統,自動化,
2025 年 6 月 11 日,恰逢中國與歐盟建交 50 周年之際,“中國歐洲職業教育與高技能人才發展國際交流會議” 在山東青島召開。倍福中國作為歐洲在華企業嘉賓受邀參會,校企合作專員錢生參與圓桌對話并分享了企業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教融合的實踐經驗,展示了倍福在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以太網,自動化,
倍福正通過 TwinCAT for Linux? 拓寬應用邊界,讓 TwinCAT 應用程序能夠以高效、虛擬化的方式靈活部署。無論是 TwinCAT PLC Runtime,還是以容器形式呈現的 TwinCAT 功能塊,不僅能夠在控制器本地,還能在數據中心中順暢運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 EK1000 EtherCAT 耦合器與分布式 I/O 通信。Cat,自動化,
歐姆龍自動化官網煥新上線!本次改版聚焦高效體驗,重塑信息架構與視覺設計,通過導航優化、內容精準匹配與交互簡化,助您高效洞察行業信息、發掘產品價值、盡覽前沿資訊。智能,智能化,
在傳統功能安全開發中,多工具并行開發導致大量重復初始數據導入,各工具間頻繁的數據交互暴露出可追溯性差的問題,傳統的文本開發方式無法實現產物的自動化生成。如何破解?答案就在6月26日(周四)14:00-15:30經緯恒潤直播間,學習符合功能安全開發標準的高效平臺化實踐方案!系統,控制,研討會,DIN,
在機械加工領域,傳統裝夾方式長期受困于人工上下料耗時、五面加工易產生輪廓干涉等難題,這些問題如同桎梏,嚴重制約著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堡盟電感式傳感器賦能的零點定位系統,正以創新技術為行業帶來突破性變革,重新定義精度與效率標準。自動化,應用,智能化,
在電力行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推動多能互補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規模勢必將不斷提升。在《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中,就提出了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促進新能源多領域跨界融合發展的要求。施耐德電氣可以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為配電運營商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電網,
在電力行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推動多能互補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規模勢必將不斷提升。在《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中,就提出了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促進新能源多領域跨界融合發展的要求。施耐德電氣可以在分布式能源接入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為配電運營商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電網,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依托面向未來電網的EcoStruxure Grid架構與平臺,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解決方案,改善新能源的接入與整合能力,實現源網荷儲各個環節的深度互動,提升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實現電網端到端的管理與優化。系統,負荷,電力,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依托面向未來電網的EcoStruxure Grid架構與平臺,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解決方案,改善新能源的接入與整合能力,實現源網荷儲各個環節的深度互動,提升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效率,實現電網端到端的管理與優化。系統,負荷,電力,
施耐德電氣面向未來電網的EcoStruxure Grid的解決方案組合,展示了公司對構建更加數字化、電氣化世界的承諾,并與電網到產消者方案一起支持分布式能源、微電網、能源社區以及其他靈活性資源在數字化規劃、設計和運營生命周期中的增長。分布式能源管理,
施耐德電氣面向未來電網的EcoStruxure Grid的解決方案組合,展示了公司對構建更加數字化、電氣化世界的承諾,并與電網到產消者方案一起支持分布式能源、微電網、能源社區以及其他靈活性資源在數字化規劃、設計和運營生命周期中的增長。分布式能源管理,
近日,Littelfuse功率半導體技術應用經理劉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Littelfuse產品在儲能市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類應用場景:移動式儲能、家庭儲能以及以模塊化形式呈現在電網、充電站等應用場景下的儲能應用,”
8月30日,圍繞“數字技術如何賦能‘雙碳’目標下的新型電力系統”這一主題,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馬莉、施耐德電氣電網行業架構師王照做客麒麟學院“綠色能源管理”會客廳,探討數字化轉型為配電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長沙作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在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后,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產品和智能裝備,有力提升了企業產品、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以前20個人連續作業一天才能完成5000臺電表,現在5臺機器人8小時左右就能完成,生產效率提升了45%,人力成本降低了50%。”
智能電表作為能源互聯網基礎數據的重要來源之一,近幾年的使用量大幅增長。企業安裝的智能電表數量都比較多,導致數據采集成本高,急需降低電表的成本;安裝互感器需要協調停電,大大增加施工難度和項目推進速度,也增加了人工成本;互感器企業沒有研究能效行業的需求,很多產品不適用現場;智能電表的通訊方式、協議、規
為了改善電力基礎設施,未來十年,全球50個新興市場國家對智能電網的投資累計將達到2260億美元,其中智能電表是最大投資領域,其次是配電自動化,約占490億美元。
在儀器儀表行業,我國是電表、水表的出口大國,但在高端科學儀器領域,卻又不得不依賴進口。分析測試百科網此前曾經做過一項調查,考察統計了國內一些實驗室的6萬臺檢測儀器,其中90%都是進口儀器。
5月18日,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的自動化流水線對智能電能表進行質量檢定。這里所有電表均實現統一管理、統一檢定、統一配送,打造老百姓放心的電表計量“放心秤”。據悉,每年有300多萬只智能電能表在這里經過嚴格檢測,合格后才發到全省各地用戶手中。
目前中國智能電表安裝量已超過3.5億只,未來兩大電網合計智能電表和用電管理系統市場約每年160億元以上,可見中國智能電表市場潛力巨大。2015年的智能電表安裝量達到6060萬只,到2020年,國網、南網將全面建成智能(綠色)電網,屆時新增用戶都將更換成智能電表,同時隨著物聯網、智慧城市、城鎮化、我國電網工程中等工程的
2016年可以看出電表發展有著眾多機遇,未來的電表無論是從外形,還是應用方面,都不能只具備著計量功能,而需要從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著手,確保國內電表市場發展穩定,并開拓海外市場。
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則消息,稱經南方某報調查發現,中國75%電表都被蓄意加速,國家電網公司兩年違規收費27.4億元。
天拓四方是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及智能制造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近期天拓四方為某大型數據中心設計并實現了以SIVACON 8PT機柜為基礎的配電系統智能化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可以分為設備層、網絡層與管理層。
根據市場咨詢機構大觀研究(GrandViewResearch)的報告,到2025年,全球配電自動化系統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3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0.3億元)增至2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38億元)。
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于浙江杭州舉辦低壓成套設備能效生態日活動,重磅發布Blokset evo低壓成套設備生態系統,其中包括全新升級的Blokset智能低壓成套設備,再次整合的iPMCC智能配電及馬達控制中心,以及創新推出的Ecoreal XL 低壓成套設備智能助理軟件,以此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和諧共贏、可持續發
據《山東新聞聯播》報道,記者從今天在濟南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電力機器人學術會議上了解到,目前山東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力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研發、生產及測試基地,年生產能力達500臺,20多種機器人覆蓋發電、輸變電、配電、用電等電力行業各環節。
“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及循環經濟研究”項目戰略合作無論對變壓器能效提升、還是循環利用的綠色工業發展,都將有重要的意義。變壓器作為大量使用的一個通用電氣設備無論是能源消耗還是材料消耗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據統計變壓器的能耗在電器設備之中排第二,僅次于電動機和電動機驅動系統。
“第十六屆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今年將定于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行業知名企業皆率先報名參展,將展示自動化控制、智能配電、運營檢測、質量監督管理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及設備。
在工業發達國家中,配電系統自動化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配電系統自動化,已經形成了集變電站自動化、饋線分段開關測控、電容器組調節控制、用戶負荷控制和遠方抄表等系統于一體的配電網管理系統,其功能已多達140余項。
協同效應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無縫整合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的強大業務組合,能夠讓西門子提供貫穿整個能源產業鏈的完整解決方案和服務。西門子是輸電以及自動化和驅動領域的領軍企業,在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發電廠和配電領域也占據領先優勢。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