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7準備上線,這次蘋果生產將是定向何方呢?國外媒體報道,《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近日發表文章,有不少人呼吁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回美國本土生產iPhone,但事實上,蘋果這樣做的益處并不大,甚至還得不償失。
蘋果7準備上線,這次蘋果生產將是定向何方呢?國外媒體報道,《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近日發表文章,有不少人呼吁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回美國本土生產iPhone,但事實上,蘋果這樣做的益處并不大,甚至還得不償失。
兩位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伯爾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都曾呼吁過,蘋果應該在美國本土生產更多產品?!堵槭±砉た萍荚u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近日發表文章,對蘋果這樣做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進行了分析。
當然,做這種分析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要對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言論進行定義。“在美國本土生產更多產品”是指單純地在美國而不是中國組裝iPhone,還是指同時還要在美國采購零部件?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篇文章同時對這兩種情況進行了分析。
先說第一種情況,蘋果只需在美國組裝iPhone。組成費用在iPhone整體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雖然蘋果并未公布該數字,但業界普遍認為在4美元至10美元之間。
但如果在美國組裝,那這部分費用就會變得很高。紐約錫拉丘茨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信息研究學院教授詹森·戴德里克(Jason Dedrick)稱,如果蘋果在美國組裝iPhone,那成本就會增加30美元至40美元。
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人工成本更高,同時也是由于將元件運往美國將帶來額外的物流運輸成本。這意味著即使其他成本保持不變,iPhone 6s Plus的最終價格也要高出約5%。
由于部分組裝工作已經實現自動化,因此在美國本土組裝iPhone也并不能為美國帶來多少就業崗位。
再說第二種情況:除了在美國組裝iPhone,同時還要在美國采購零部件。
包括iPhone、iPad和Mac在內,蘋果共有766家供應商。其中69家位于美國,接近一半(346家)位于中國大陸。此外,日本還有126家,臺灣地區有41家。
先說芯片部分,這方面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好消息是,對于蘋果而言這種轉移是可行的。
美國關鍵材料研究所(Critical Materials Institute)所長埃里克斯·金(Alex King)指出,半導體生產線在建造的幾年后就會迅速落后。這意味著,每一代半導體生產線都有可能在全球任何地區,包括美國來建造。實際上,這些生產線中所需的機器設備很大一部分仍在美國制造。
但麻省理工學院(MIT)電子工程師杜安·博寧(Duane Boning)稱,這同樣不會給美國帶來多少就業機會。博寧還稱,對于生產芯片所需要的原材料硅晶圓,不同國家之間的成本差異已經很小。相對耗資數十億美元的設備和設施,人工成本非常低。
埃里克斯·金還稱,iPhone使用了75種化學元素,占元素周期表的2/3。即使iPhone外殼也用使用了美國幾乎沒有的材料,如鋁合金,因為美國并沒有鋁土礦。
綜上所述,如果消費者愿意額外支付30美元至40美元,在美國組裝iPhone也不是不行。但如果在美國生產大部分零部件,那么成本可能提到100美元,同時也不會給美國創造多少就業機會。(李明)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ujt5f8m2kc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iPhone X的問世引領了AMOLED全面屏熱,vivo X21的到來帶動了屏下指紋風潮,智能家居物聯網的普及,AI也涌入了我們的眼中。
據外媒報道,iPhone降速門引發全球熱議后,蘋果也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宣布大幅降低電池更換價格,用戶只需花29美元(國內為218元),就能在蘋果官方維修點更換一塊新電池。不過,蘋果的便宜可不好占,想從中薅羊毛的人可死了這條心吧。
蘋果“降速門”事件依然在持續發酵,蘋果關于為“保護舊手機意外關機”而給iPhone處理器降頻,導致舊iPhone變慢”的回應讓輿論炸開了鍋。目前關于對于蘋果的質疑在于,蘋果故意操控舊款手機變慢,剝奪了用戶的基礎選擇權,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指紋識別主要采用前置指紋識別和后置指紋識別及側面指紋識別三種常見方案,其中,又以前置和后置方案識別居多:比如蘋果iPhone 7、小米6等采用的是前置指紋識別方案,三星Galaxy S8和華為Nova等則是將指紋識別后置。
由于iPhone 8在今年晚些時候的發布可能會加劇全球存儲芯片的供應緊張情況,全世界的電子廠商為了能讓自己的生產線繼續運行下去,都在爭相囤積存儲芯片。
隨著OLED面板在安卓陣營的普及,蘋果明顯感到了壓力。最新消息,三星旗下顯示面板制造商Samsung Display日前再次與蘋果簽下訂單,為明年的iPhone 9供應OLED面板。
據臺媒DigiTimes報道稱,臺積電10nm工藝生產良率的問題已經解決,并已經開始為下一代iPhone量產A11芯片。據悉,iPhone 7S/Plus以及10周年紀念版的iPhone 8都將使用A11芯片,而臺積電則是A11芯片的獨家代工廠商。
繼蘋果上周宣布暫停向高通支付今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機專利使用費之后,高通計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訴蘋果,要求該機構對iPhone頒布進口禁令。對此,有分析師認為,“對高通而言,本案更大的風險在于其它公司和國家可能會效仿蘋果,也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
博通正在計劃出售其龐大的RF芯片業務,擬出售價格接近100億美元,他們已經在和瑞士信貸合作,為RF業務尋找合適的買家,而他們的大客戶——蘋果,可能將會買下博通的這塊業務。
蘋果正在商議收購英特爾的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這不是蘋果第一次對英特爾的調制解調器業務有想法了,但今天這次新聞表明,蘋果仍然在和英特爾洽談,也就是說這次交易還有達成的可能。
11月27日晚間,德豪潤達發布公告稱,因發明專利權被侵害,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大連德豪光電作為共同原告,將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索賠5億元。
目前,3D玻璃蓋板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內主流終端品牌廠商紛紛采用3D玻璃蓋板。如果說2017年是整個3D玻璃產業發展的元年,那么2018年將成為3D玻璃產業千億級市場起量的元年。
PChome智能硬件頻道資訊報道作為蘋果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近幾年一直備受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而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了這家企業試圖突破的方向。近日,據外媒報道,富士康已在加州硅谷成立一家新公司,專注用于工廠車間自動化的人工智能技術。
谷歌(Google)在日前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新產品和技術升級。由此可以看出,這個互聯網巨頭雖在某些領域落后于蘋果(Apple Inc.)和亞馬遜(Amazon.com Inc.),但卻將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蘋果不僅希望繼續擴大其服務業務規模,而且對廣告業務也有很大的野心。據報道,蘋果正著眼于將營收從設備制造業逐漸轉向數字廣告行業,并打算將其廣告業務拓展至Facebook以及谷歌等公司所覆蓋的領域。
大族是高端裝備制造的優秀代表,激光是先進制造的重要方式。大族激光是以激光設備為主的高端裝備平臺型公司,公司從小功率打標設備起家,逐漸成為蘋果產線激光及自動化設備主力供應商,并且拓展到大功率、新能源、PCB、面板、半導體、LED 等多領域多品類設備供應商。
7421
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