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IoT(簡稱“窄帶物聯網”)突破了物聯網發展緩慢的瓶頸后,隨著下游需求的擴張,傳感器即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而在扶持政策方面,工信部接下來會著力推動窄帶物聯網落地,并將從五大方面支持傳感器領域的發展。
由工信部和上海市科委指導、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組織的中國(上海)國際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展覽會12日起在滬舉行。參與本次展會論壇的業內專家認為,在NB-IoT(簡稱“窄帶物聯網”)突破了物聯網發展緩慢的瓶頸后,隨著下游需求的擴張,傳感器即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而在扶持政策方面,工信部接下來會著力推動窄帶物聯網落地,并將從五大方面支持傳感器領域的發展。
窄帶物聯網將迎商用元年
“漢威電子每年出貨1000多萬只環境傳感器,但數據傳回率只有5%,原因是傳統的WiFi或藍牙技術無法滿足其中的數據通信要求。”漢威電子董事長任紅軍在演講中表示:“希望窄帶物聯網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傳統的物聯網無線技術造成地域上的割裂,其免費模式導致整個產業鏈都無法找到可以盈利的商業模式,使得物聯網發展得非常緩慢。在華為副總裁楚慶看來,作為全球第一個廣域物聯網標準,窄帶物聯網有望改變上述窘境,真正為物聯網開啟大門,突破其發展緩慢的瓶頸。
作為物聯網領域的新興技術,窄帶物聯網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故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在楚慶看來,窄帶物聯網可讓物聯網的每一個角落都獲得盈利模式。“窄帶物聯網的三大優點是:海量連接、深度覆蓋、超低功耗。”楚慶介紹道:“窄帶物聯網的連接點數超過4G的100倍,足夠滿足未來物聯網中大量設備入網的要求;信號覆蓋能力比LTE提升了100倍,地下管道等信號難以到達的地方也能覆蓋;其功耗更是低至兩節干電池就可工作十年,這也帶來了低成本的優勢。”據悉,華為正致力于構建全新的物聯網生態,這將改變世界的存在方式和人類的生活方式。
政策方面,據上證報記者獲悉:工信部接下來將重點推廣窄帶物聯網的落地;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今年年底前會啟動北京、上海等七個城市的窄帶物聯網外場規模組網試驗及業務示范。業內人士預計,明年將是窄帶物聯網商用元年。
楚慶強調,促進物聯網產業創新和發展的兩大關鍵因素是標準和生態。“標準對催化一個產業是具有決定作用的,沒有標準就會導致產業混亂和產品成本居高;生態則讓傳感器可以深入到細分市場,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未來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可能來自于物聯網產業。”據悉,上市公司三川智能已與華為合作開發基于窄帶物聯網標準的物聯網水表。
傳感器下游市場全面打開
“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傳感器產業也將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到2020年前后將擁有接近3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在本次展會的開幕致辭中表示。而有券商認為,中國企業將在這個千億級的傳感器市場中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額,發展空間巨大。
與會多位專家強調,在物聯網發展瓶頸突破后,傳感器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增長最快的領域,并在智能制造領域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在專家們看來,智能制造將帶動全產業和全領域的傳感器應用和發展,從而成為新經濟增長的巨大動力。同傳統的智能化工廠不同,智慧工廠將實現工程技術、生產制造、生產供應和銷售的全流程智能化;同時,還將帶動智能電網、智能物流、智能建筑、智能移動設備和智能產品領域的快速發展。基于此,霍尼韋爾大中華區研發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張大可認為,先進制造業、先進物流交通是今后五年投資的重點,市場規模將會達到2500億美元。
此前,美新半導體董事長趙陽在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美新看好傳感器在物聯網、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據悉,美新應用于汽車的傳感器產品早已打進歐洲大廠,應用在寶馬、福特等公司的汽車產品中,該公司的磁傳感器也在智能交通和精準農業解決方案中有所應用。下一步,美新將致力于單芯片傳感器SoC芯片的研發,目標是采用全新技術,將高端制造用傳感器的價格降低到大眾可接受的水準,從而大規模應用于民用制造領域。據悉,美新的導航芯片-模塊已應用到中航工業的相關產品的控制系統之中。
在工業控制領域,作為氣體傳感器龍頭,漢威電子的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已覆蓋智慧城市、智慧安全、智慧環保、智能家居、大健康等領域。此外,盾安環境今年3月獲得國開發展基金投資,擬實施“年產1000萬只MEMS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化建設項目”。
政策持續助力產業發展
在本次展會上,刁石京表示,工信部將從五大方面支持傳感器產業發展。此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也曾強調,下一步將重點關注傳感器等智能制造發展的“短板”。
刁石京細數五大方面,包括: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推動MEMS加工和集成技術發展,逐步構建高水平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支持下游廠商通過商業合作、整合并購等方式參與上游傳感器研發制造,提升傳感器智能化、集成化水平;推動建立半導體傳感器創新中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資源,以制造工藝為紐帶,連接設計與應用企業,充分利用公用技術研發平臺,支撐行業發展;構建產業鏈標準體系,垂直整合產業鏈資源,縮短技術產品等各環節研發時間,促進產業快速有序發展;支持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發展,鼓勵其參與制定相關政府規劃、公共政策、行業標準和行業數據統計等事務,并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咨詢、政策引導等服務支撐。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院長徐洪海在本次展會上透露,《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即將頒布,規劃將從五個核心技術方面進行重大突破: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傳感器、智能檢測、增材制造(3D打印)和倉儲物流。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發展傳感器產業已上升至規劃核心。
據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SIA)秘書長楊瀟介紹,接下來,聯盟將與全國各地展開聯動合作、推動制定國際國內應用標準、搭建國際化產業合作平臺。楊瀟透露,聯盟近期會發布一個窄帶物聯網標準;其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合作開展的溫度傳感器相關標準將于今年四季度啟動起草工作;同時,聯盟還將配合工信部發布一系列產業白皮書。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ukoejik2as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9月10-12日,CIOE 智能傳感展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這場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聚焦智能感知技術在消費電子、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等重要應用領域的新需求,是企業尋求智能傳感新產品及創新技術、開展商貿洽談與交流采購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展會,智能制造,傳感器,
堡盟以「技術革新者」之姿,攜旗下年度尖端機器視覺與傳感器解決方案空降2025北京機器視覺大會。這不是普通的行業展會,而是一次與工業未來的直接對話!從半導體晶圓檢測的納米級精度,到AI視覺的毫秒級響應,我們將用硬核技術擊穿您對工業視覺的想象天花板。
2025 年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 / 展覽會(CIBF)即將于5月15-17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館)盛大開幕!堡盟也將盛裝出席本次盛會,在展會現場我們為您帶來一系列先進的傳感與檢測解決方案,助力鋰電行業的創新發展。現在,就讓我們提前預覽一下本次參展產品的卓越風采吧!傳感器,控制,測量,智能化,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中國光博會)將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八大主題展之一的CIOE智能傳感展,專注于智能感知技術及應用解決方案,完整展示3D視覺、3D成像及傳感、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MEMS及傳感器等傳感器產業中的新產品智能制造,論壇,
聚焦精密檢測前沿,共探技術創新之路。近日,堡盟創新產品交流會在大連與沈陽成功舉辦。兩場會議吸引了工業自動化、實驗室設備、食品飲料、汽車制造、制藥醫療等多個領域的百余名專業人士參與,現場通過技術解析、案例分享與實操演示,深度展現了堡盟傳感器、編碼器及機器視覺產品再應用場景中的卓越性能。
在實驗室自動化與精密檢測領域,如何對細微物體進行精準測量一直是行業難題。從膠囊、藥片的生產質量把控,到微孔板液位的精確監測,傳統檢測方案往往面臨污染風險高、分辨率不足等挑戰。今天,我們將通過實際應用案例,揭秘堡盟09系列超聲波傳感器如何突破極限,成為微觀世界的“丈量專家”。
第七屆深圳國際半導體展(簡稱:SEMI-e) 將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現SEMI-e 2025報名通道已全面開啟,4月13日前登記成功可獲取SEMI-e 2024完整會刊!傳感器,光電,新能源汽車,
各位工業界的朋友們,一場機器視覺與傳感器的技術盛宴即將在上海拉開帷幕啦,堡盟即將閃耀登場2025上海機器視覺展(Vision China),今天就提前給大家 “劇透” 一波精彩亮點,快跟我來。檢測,
廬山市城區雨污分流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孕育而生的城市更新項目,通過對城市雨污分流管網改造、控排區整治、錯接治理以及非開挖修復實現城市水環境提升。在這項總投資達8億元的民生工程背后,隱藏著一個關鍵技術支撐點:智慧水務解決方案。作為物聯網智慧水務領域的領先服務商,昆侖海岸將為
亞信電子與聯發科技合作具備多端口以太網的物聯網開發平臺ASIX,AX88179B,MediaTek,Genio,AIoT,
2025年4月21日,第26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屆盛會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279家企業齊聚,場地規模近20萬平方米,展出數萬項前沿創新環境技術以及綠色環保解決方案。其中,工業廢水零排放、膜材料、資源化等細分領域展區最為引人注目,成為本屆展會的焦點。物聯網,監控,污水處理,昆侖海岸,
受到AI、5G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普及推動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驅動,物聯網自助終端市場邁入高速發展階段。華北工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了可無縫集成于物聯網自助終端的系列嵌入式工控機方案,比如BIS-6670L模塊化整機。
在社會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公眾安全意識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安防行業正經歷著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華北工控基于工控力量助力守護安全大門,打造了物聯網門禁系統嵌入式產品方案。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物流運輸行業正逐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
2024中國自動化+數字化產業年會,工控網推選出行業內具有影響力和創新性的優秀企業、優質產品和應用案例。昆侖海岸【智慧熱力遠程監控系統】斬獲應用創新獎,昆侖海岸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展現非凡實力。物聯網,
AI等技術涌現之下,中國傳統行業正煥發新的生機,其中具備代表性的便是水務行業。近年來,水務行業在創新方面呈現出獨特的格局,立足多元化場景,攻破應用型創新,是該行業的產業升級之道。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務行業的每個細分領域都大不相同,其中的每一條“支流”都大有文章。歷經長期的磨合與發展,水務行業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