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熱潮不斷,但同時也出現重復建設、高端產業低端化、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為此,政府出臺多項政策為根治亂象助力。
根據GGII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8.5萬臺,同比增長23.91%,產值規模達到135億元,其中國產占比19%,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預計2017年國產占比有望突破23%。
另據工信部消息,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較為完整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高端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汽車工業和電子電氣工業、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在生產中被大量采用。
國內智能機器人產業在大肆擴張的同時,各種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如投資過剩、產品過于低端化,甚至還出現了套取財政補貼等亂象。為此,國家不斷出臺各項政策,引導行業理性、協調發展。
低端產能一哄而上,相關政府補貼的作用又有多大?去年,賽迪研究院、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等單位調查發現:不少地方政府部門或通過補貼用戶間接支持,或對機器人生產企業直接給予技改資金、股權投資、首臺套保費補助等資金扶持。據了解,2014年以來,東莞連續3年每年安排2億元財政資金,對機器人企業進行普惠性補助;安徽蕪湖市兩年共兌現各類政策資金4.4億元。
為治理機器人企業騙補亂象,從2016年上半年,《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財政部關于規范機器人產業補貼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弊病和亂象進行打擊和治理。
2016年12月中旬,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十三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2016年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認監委發文明確,要從推動機器人產業理性發展、強化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突破零部件等關鍵短板、開拓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推進服務機器人試點示范、建立認證采信制度等10個方面引導我國機器人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2016年年底,工信部發布《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從綜合條件、企業規模、質量要求、研發創新能力、人才實力、銷售和售后服務、社會責任、監督管理等方面對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企業和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企業進行了規定。
中低端市場需求快速擴張,產業投資熱情自然高漲。但如何由數量、速度型轉變為質量、內涵型,是當前本土機器人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據報道,廣東東莞從事與機器人產業相關企業超200家,但大多數或購買國外設備集成,或采購國外核心零部件組裝,有知識產權的不到1/3。
為此,繼2016年上半年《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文件后,日前,國務院、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又陸續出臺了《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關于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等文件,引領行業有序發展。
目前工業機器人產能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高端能力不足,低端領域低水平重復建設、盲目發展。而工信部正在制定行業準入條件,提高準入門檻,嚴控工業機器人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風險,相信在政府一系列舉措中,我國的機器人產業有望在健康環境中實現彎道超車。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news/d_1nvg13t63ikm1.html
拷貝地址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9月10-12日,CIOE 智能傳感展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這場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聚焦智能感知技術在消費電子、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等重要應用領域的新需求,是企業尋求智能傳感新產品及創新技術、開展商貿洽談與交流采購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展會,智能制造,傳感器,
本周,全球科技與產業界熱點頻現,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自動化及數字化轉型等領域,涌現出多項重要進展、行業活動及政策導向。從國際舞臺的達沃斯論壇,到國內各地的產業落地與技術研發,無不彰顯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蓬勃生機。智能制造,智能化,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熱點頻現,多項重要會議、技術發布及產業政策動態集中呈現,共同勾勒出中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與產業創新的蓬勃圖景。機器視覺,
2025年6月4日至6日,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匯聚全球1200余家頂尖企業,聚焦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最新技術與產品。機器人,
安川推出了工業機器人新機型GP215L與GP300,以強化的性能與智能化技術,助力企業高效生產,智造未來!自動化,
本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轉型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多項重要進展與熱點事件,展覽盛會、政策發布、技術突破與企業動態交織,共同繪制出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機器人,
6月4日上午,由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與東浩蘭生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5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華南工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華南工博會,融合深圳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元素,匯聚全球工業創新資源。機器人,自動化,智能,機器視覺,
全球技術集團科德寶旗下的恩福(中國)于2025年5月29日舉行技術中心暨無錫新廠房開幕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是科德寶集團深化本土發展、賦能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舉措。無錫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瑋,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區長顧文浩,科德寶集團、NOK株式會社及恩福(中國)高管與合作伙伴
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近期密集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2018年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工作指南》等多項旨在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產業支持政策。
政策頻出,“去補貼”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的熱詞。傳統制造企業如何尋找新的市場空間?光伏、儲能和充電設施結合的“光-儲-充”一體化方案又能幻化出哪些新的活力?有著16年逆變與控制技術研究應用積累的英威騰早已布局新能源業務,拓展到光伏、儲能、充電樁、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用不斷的創新嘗試迎接真正的新能源時代的到
共享家具可能真的有一個很輝煌的未來,隨著雄安新區“不能買房只能租房”政策的實施以及在全國范圍內大力發展租賃房建設,租賃房帶動的家具租賃市場繁榮,將為共享家具帶來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在包括信息服務應用、信息技術產業、產業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政策環境等6個方面指標的信息化發展評價體系中,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福建等10個?。ㄊ校┚C合指數在65分以上,信息化發展水平位于全國前列。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在包括信息服務應用、信息技術產業、產業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政策環境等6個方面指標的信息化發展評價體系中,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福建等10個省(市)綜合指數在65分以上,信息化發展水平位于全國前列。
2018年是工業互聯網“323”計劃的開局之年,3月推出的全國首個重磅地方級政策文件,更是催化了工業互聯網政策落地。
人工智能在過去一年間紅紅火火,智能化產品層出不窮,智能家居行業也隨之興起。2017年是人工智能產業騰飛的一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次提出“人工智能”,從此人工智能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工智能自此火熱起來。從政策支持、資金配套,到資本投入、企業布局、技術革新,無一不體現其“超級風口”的威力。小米的雷軍說過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近期從多個權威機構獲悉,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未來我國將出臺多項制造業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在年內完善和更新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以及出臺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產業集群指南。
以往的長距離反射型傳感器會受檢測對象顏色和形狀的影響,有時無法穩定檢測。E3AS-HF融合多項核心技術,解決了傳統反射型傳感器在檢測穩定性方面面臨的挑戰(如工件顏色、形狀、表面特性及環境干擾)。通過以下關鍵技術設計,E3AS-HF實現了對各種復雜場景下工件的穩定、可靠檢測。激光,
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博力實機器人所在的機器人展是人氣最足的專業展,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的機器人廠商參展,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本體、專機、集成應用方案、機器視覺、服務機器人以及機器人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通過本次工博會,博力實接到了來食品、醫藥、日化、電子等行業的客戶咨詢,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并聯機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研發仍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政產學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產化。服務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快速提升,已與國際第一梯隊實現并跑。特種機器人主要依靠國家扶持,研究實力基本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機器人產業成為新亮點之一。然而機器人產業鏈呈現出“下游龐大,中游分散,上游缺失”的特點。目前東莞能夠進行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研發生產的企業只有零星幾家,多數企業90%關鍵零部件和中高端數控系統均依靠進口。如果國產企業不在核心技術上突破,很可能出現“中國的扶持政策,火了國外的企業”。
國內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占據,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幾乎都要依靠進口,面對這種嚴峻形勢——雖然在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上與國際水平差距依然不小,但憑借著巨大的市場優勢,中國機器人企業正在奮力縮小這一差距,一些成果也開始顯現。
“金蘿卜”獎是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機器人產業網與SR SUMMIT 2016(北京)國際服務機器人核心技術及應用大會」組委會組織,通過給機器人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企業一個鄭重的嘉獎,給優質創新的機器人產品一個可靠的認證,進而鼓勵產品創新和技術突。
在機器人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研討會暨機器人控制與驅動聯合研究室成立會議上,發起成立該實驗室的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健對機器人行業有著清醒的認識:“核心技術缺失,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該實驗室集中的是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院校研發力量、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企業以及機器人整機企業。”
3D打印設備制造領域已出現無序競爭跡象,主要問題一是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國內3d打印機企業集中于消費領域廝殺,二是國內3d打印機以及周邊產品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
7430
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