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構建“服務+產品”模式
發布時間:2017-09-01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產業分析
人瀏覽
關鍵字:
智能制造
中國制造2025
導 讀: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是我國今后一段時期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是我國今后一段時期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周少清強調,一定要牢牢把握這一主攻方向,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為落實制造強國戰略部署,工信部去年啟動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計劃通過3年時間的探索努力,形成并推廣有效的經驗和模式,加速我國制造業總體發展智能制造的進程。
為什么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朱森第說:“我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能夠提供動力和改變,一是現代制造業通過智能制造滿足定制化的要求、提高效率質量、優化環境、改善我們的作業環境來提升制造業的競爭力。二是通過智能改造改變制造模式,改變成為成本低、服務至上、環境友好的模式,這樣才能適應發展模式的變化。三是能夠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從而改變我們現在制造業的結構。”
朱森第強調,未來10年要抓好“三個制造”,即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綠色制造。這些都離不開工業強基和質量品牌提升。
其中,綠色制造將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綠色制造重點任務有四項: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示范推廣;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示范應用;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范應用;綠色制造體系構建試點。
通過服務型制造,把中國制造業從現在的中低端和生產型制造提高到中高端。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調結構、促轉型,構建“服務+產品”的模式,培育制造業發展新能力。
如何推進服務型制造?未來中國的制造業是什么樣的制造業?朱森第認為,當下的制造業還是在銷售產品,今后的制造業是“服務+產品”。“現在我們是為了滿足功能要求,將來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服務。”
朱森第同時表示,在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綠色制造和服務型制造為策應的時候,還要同時關注綠色制造的關鍵技術及服務型制造的關鍵技術,這些技術都有利于我們有效推進服務型制造、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的發展。所以,要通過《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和實施,通過“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在制造業里面融入云計算、大數據等新的技術,把制造業變成先進制造業,提供有效的供給。期間,國內企業,要把以價取勝轉變為以質量取勝,加快產品結構調整,開拓國際市場,進而推動中國制造一步一步由大做強。
本次論壇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綿陽市人民政府、中國(綿陽)科技城管委會主辦,由綿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版權聲明:版權歸中國自動化網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