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主題為
《引領高性能電源技術創新》的ADI Power Workshop深圳站溝通會上,ADI電源系統工程總監梁再信分享了,該公司在電源技術目前的發展態勢以及Power by Linear最新的產品和技術。
據悉,2017年3月,LTC和ADI正式合并,兩個公司80%的市場都在工業、通信和
汽車。合并時,ADI有2萬個器件,LTC有2.3萬個器件,合并后總共有4.3萬個器件,其中電源超過1萬個器件。正因為Linear的電源產品足夠強大和優秀,所以ADI保留了一些擁有Linear元素的新子品牌—Power by Linear。
如何將超過1萬種Power by Linear的器件呈現給客戶?梁再信先生認為,這其中存在很多的共性,Power by Linear基本圍繞小尺寸、高效率、做好EMI,此三個方向思考設計產品。梁再信先生表示,這超過1萬種的器件,18大產品系列,主要用于推動和支持比較熱門的新興、創新機會的應用,比如工業領域、汽車電子、5G、
新能源等。
“工業4.0”對中國非常重要,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能力的提升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工業4.0里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不僅僅是系統只需要足夠靈活、有效率、互聯互通,安全性、可靠性等同樣至關重要。所有工業應用場景都離不開電源,電源是基礎,如果電源都不穩定那系統也就很難平穩工作。
梁再信先生認為,“工業4.0”時代中國將大有可為,從工業和制造來講,半導體是基礎產業。ADI的產品可以全方位支持中國的產業發展,不僅僅是傳統的ADI信號鏈等器件,
更多的是涉及所有的半導體生產、測試、封裝的過程中很多設備所需要用到的電源。梁再信先生表示,因這些設備中的空間非常緊湊,所以ADI的電源模塊有非常多的機會。ADI的Power Module經過十年發展,已經有非常完整的產品序列,對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都有很好的技術和產品支持,協助他們完成極具挑戰性的設計。
在談及自動駕駛汽車電子行業應用時,梁再信先生介紹到,Power by Linear產品在汽車領域都有非常多的應用方向,Lidar、Radar、IMU、ECU、48伏系統、LED等熱門領域都有比較深度的應用,而這也是ADI獨特價值體現之所在。
梁再信先生表示,ADI電源產品有非常低的噪聲和非常高的PSRR值,給Lidar、Radar供電時可顯著提升性能,不僅整個系統的噪聲非常小,同時能確保整車和乘客的安全。
據梁再信先生介紹,ADI把Silent Switcher展現在汽車業界的Tier1和車企面前時,大家都非常認可,因為這可能是未來汽車領域里電源上不得不考慮的方向:極大降低EMI——不僅降低對外的輻射干擾,同時別人對我的干擾盡可能降到最低,讓我的車身系統更穩定。現如今汽車車身電子部件越來越多,有時大家可能會發現你的車開著開著就黑屏了,就要考慮下是否是EMI干擾問題。
在談到未來5G應用所面臨的“設備越來越小,帶寬越來越寬,功率越來越高”的挑戰,以及如何解決此類問題時,梁再信先生從無線、有線、光通信三個緯度,介紹如今的通信基礎。
一提到無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基站,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電信運營商都有自己的基站。由于現在模塊的尺寸越開越小,集成度越來越高,解決供電和散熱的問題十分迫切。梁再信先生表示,在新一代的基站設計上,ADI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設計方案,比如POE,通過傳輸數據的網線給電源供電。設計要考慮板上需要哪些不同的模塊,相關的模塊如何去做集成化,做到體積很小、散熱好等。
在談及有線方面時,他表示,ADI也有很多好的產品可以支持,包括POE、Silent Switcher等。有線與無線不同,需要熱插拔、非常高的轉換效率,也需要一些PSM,就是做電源管理的應用。通信上,局端的設備溫度同樣非常高,效率也非常重要。所以,ADI的產品同樣能得到很好的應用,以幫助局端的設備提高應用效率。
此外,傳統的電源也存在另一個挑戰。傳統的電源具備很大的電路,效率很難提高,大概93%、94%,再往上做很難。如何提高效率?ADI做了大膽的嘗試,對于幾百瓦功率電源變化來說,頻率不會很高,電感損耗就很大。而ADI推出的LTC7820是一款固定比例高電壓高功率開關電容器,用CFLY(飛電容)取代過去損耗比較大的電感,2.8×2.8厘米6毫米厚的模塊,從48V到24V,可以推約500W功率,效率可維持在99%左右。
全球光模塊市場每年增長的數據是很可觀的,單僅以中國為例,每年增長的數據比全球市場增長速度還要快,這足以說明在中國的基礎建設中光模塊、光通信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5G一旦規模商用,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光模塊的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提升。
梁再信先生稱,光模塊對我們最大的挑戰是體積。不同時期的光相關器件的體積、尺寸是不同的。如何在這么小的體積里放下必不可少的電源?ADI做了很多不同的設計。LTM4622和LTM4624有著非常小的體積,也非常薄,擁有6.25mm×6.25mm×1.8mm的電源模塊,過去在光通信領域被廣泛的應用。據悉,ADI還在設計比6.25mm還要小的小封裝電源模塊,助力于推動中國光通信的發展。
在談及能源行業應用時,梁再信先生介紹到,電網傳輸線的安全和監控數據實時匯集上報,才有了一堆各種各樣的
電力監控系統,FCI是其中一種,在每個高壓線上配備這樣一個設備——這里面有很多ADI的東西,從信號鏈、IC到其他的東西等等。那懸掛在高壓電塔上的設備怎么取電呢?梁再信先生表示,不可能從高壓電塔上取電。因此,ADI方案中會有類似這種高效率且帶優化功能的太陽能電池板來取電,從而實現無人值守和高效運營。
此外,梁再信先生還表示,ADI也在考慮一些新的創新,比如如何從空間吸收和獲取一些能量。空間能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太陽能,但太陽能面板體積比較大。還有一些能量如溫差、振動,雖然看起來是很微弱、很弱小的能量,但能不能為我們所用也是ADI正在考慮的問題,比如振動發電、溫差發電。
會議最后,梁再信先生表示,Power by Linear有3點想傳遞:一是追求創新,高性能產品、合理定價,讓客戶用得起,愿意跟著往前走、用最新的技術和設計。二是盡可能的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供卓越的技術支持,讓ADI的電源產品簡單易用,客戶能獲得相應的支持。三是ADI的產品有全球最好的品質和可靠性,這是業內多年公認和經過驗證的。
當今世界瞬息萬變,唯一永恒不變的就是“變化”了。應對變化,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求得長遠的發展。從梁再信先生的分享中,我們能深深體會到技術創新給企業所帶來的榮耀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