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號召,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利用工業互聯網、5G等新技術,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順利度過難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5G應用產業方陣共同主辦了的“智能+學院”特別策劃——“同呼吸、共命運,萬眾一心,戰疫情”公益直播。自4月15日起,“智能+學院”特別策劃公益直播將于每周三、周五晚上19:30-20:30,在20余平臺同步開啟,內容重點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5G、網絡標識、區塊鏈、人工智能。截至到4月22日,“智能+學院”特別策劃公益直播已成功舉辦了24場,觀看直播人次總數達5500萬(含回看)。
“工業互聯網標識專場(下)” 開講啦!以下為本期第2場!
4月24日,19:30-20:30,第九期第2場(總第25場)。
本場直播的主講嘉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羅松、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標識業務管理中心主任 張旭。
兩位主講嘉賓分別以《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節點規?;l展思考》、《工業互聯網標識節點運營和應用推廣》為主題,為我們帶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進展、運營思路,以及規?;l展思考。
《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節點規?;l展思考》
羅松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
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要從事物聯網政策、基礎共性技術標準,產業發展等方面研究,長期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的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產業政策制定、重大專項指南編制等工作;
-
目前擔任國際電信聯盟(ITU-T)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研究組(SG20)國內對口組組長,ITU-T SG20 Q3“架構、管理和協議”標準制定組聯合報告人,中國通信標準化委員會(CCSA)物聯網總體工作組(TC10WG1)組長;工業互聯網特設組(ST8)總體組組長;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邊緣計算組聯執主席等職務。擔任十余項物聯網國際標準編輯人,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1、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認識;
2、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發展態勢;
3、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規?;l展思考
《工業互聯網標識節點運營和應用推廣》
張旭
中國信通院工物所標識業務管理中心主任、全國物品編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1、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建設進展;
2、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運營的思路;
3、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推廣。
4月24日(周五)19:30-20:30
掃碼關注“工業互聯網標識智庫”公眾號,進入“公益直播”,觀看本次直播!沒趕上前兩期的小伙伴也可進入觀看回放和下載PPT。
歡迎掃碼入群,與嘉賓及同行業交流互動,這里有行業內最寶貴的資源和人脈。
作為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頂層設計的支撐單位和國家頂級節點的建設運營單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年來在工業互聯網及其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工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負責建設和運營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目前,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武漢五大城市陸續完成部署上線,初步形成“東西南北中”的服務架構。工業互聯網具有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特點,已經成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領域深度融合的新興應用模式和全新生態體系。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是工業互聯網重要的基礎設施,為其連接的對象提供統一的身份標識和解析服務,其中工業互聯網標識類似于互聯網領域的域名,賦予每一個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唯一的“身份證”。解析系統利用標識對機器和物品進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詢,對于企業打通信息壁壘、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強化協同創新、促進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智能+學院”攜手國家頂級節點,邀請來自各行業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代表企業,帶你走進各個行業了解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的魅力,同時,也歡迎更多企業接入二級節點的建設中,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為響應國家號召,在新冠肺炎疫情復工期間,助力更多中小企業更快實現自動化轉型升級,加快中小企業工業智能化改造,提升中小企業經營水平,幫助中小企業順利度過疫情帶來的難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智能+學院”為基礎,以國家頂級節點為核心,聯合工業互聯網標識各級節點承建單位、各地方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聯盟、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行業龍頭企業、金融服務機構、企業服務機構等有助于企業數字化生存與發展的組織,共同發起“同呼吸、共命運、萬眾一心,戰疫情”公益活動。公益活動包括:“智能+學院”特別策劃公益直播、“智能+學院”在線培訓平臺、“復工.信息”、“數字化生存”報告線上聯合研究及發布、“在武漢等你”專欄等活動,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找到應對危機的路徑,盡快回到運營正軌。
“智能+學院”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19年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起的新型教育平臺?!爸悄?學院”以為工業互聯網、5G、AI、區塊鏈等培養更多優秀從業者為目標,依托國家頂級節點為代表的國家戰略性網絡基礎設施,面向產業數字化轉型,從理念、技術、到場景和經營實踐設計課程體系,并通過線上平臺、線下仿真、實訓基地等方式加速技術落地和產業創新。“智能+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并注重國際化策略,希望能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落實《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的要求,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國家頂級節點建設和運營為核心,截止到目前,國家頂級節點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五地建成并穩定運行超過一年,接入 47 個二級節點、1000 余家企業,日均解析量超100 萬次。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提供面向應用連接尋址和信息互操作的技術標準、基礎設施與關鍵服務,通過標識分配、查詢解析為萬物互聯提供基礎的信息共享訪問和互操作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實現其產業使命,支撐實現了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生態鏈的廣泛互聯。截止到目前,標識注冊總量突破 24 億,應用覆蓋船舶、機械、材料等 20 個行業及綜合服務領域,智能化生產、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等典型標識應用初見成效,并向 5G、區塊鏈、消費互聯網等領域拓展。以國家頂級節點為核心,包括基礎設施、應用服務、軟硬件產品開發等在內的工業互聯網標識產業生態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