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工信部規〔2021〕178號,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鋼鐵、有色金屬、
建材等重點行業碳排放總量控制取得階段性成果。
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有害物質源頭管控能力持續加強,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高,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
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粗鋼、水泥、乙烯等重點工業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重點行業資源產出率持續提升,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4.8億噸。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
綠色制造體系日趨完善。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成,完善工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推廣萬種綠色產品,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布局建設一批標準、技術公共服務平臺。
此外,《規劃》指出,“十三五”以來,工業領域以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為重點,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規標準制度建設為保障,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工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初步建立落后產能退出長效機制,鋼鐵行業提前完成1.5億噸去產能目標,電解鋁、水泥行業落后產能已基本退出。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15.1%、33.7%,分別提高了3.3和1.9個百分點。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約1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約40%。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水耗、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等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0年,十種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8億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20億噸。
清潔生產水平明顯提高。燃煤機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2億噸粗鋼產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20%以上。
綠色低碳產業初具規模。截至2020年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約7.5萬億元。
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超過550萬輛,
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達71%。
綠色制造體系基本構建。研究制定468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建設2121家綠色工廠、171家綠色工業園區、189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廣近2萬種綠色產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已成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
一圖讀懂《“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