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支持校企探索協同創新新機制、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07-13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政策解讀
人瀏覽
關鍵字:
工程研究中心
關鍵核心技術
導 讀:
《通知》提出,利用5年時間,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共性問題,新增布局30個左右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和100個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動建設一批校企創新聯合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聯合部署一批協同攻關任務,
加快實施高校科學技術“十四五”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推動高校與企業強化創新合作,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日前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的通知》(簡稱“千校萬企”行動)。
《通知》提出,利用5年時間,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共性問題,新增布局30個左右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和100個左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動建設一批校企創新聯合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聯合部署一批協同攻關任務,支持高校和企業探索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新模式,根據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實現與高校精準對接,開展不同形式的創新合作,突破一大批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強化企業需求牽引和市場化導向的知識產權布局,有組織推動1000所以上高校支撐服務10000家以上企業高質量發展。
《通知》還指出,著力推動高校與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圍繞企業創新需求,探索建立“揭榜掛帥”機制,通過企業出題、協同答題的技術攻關模式,提升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效率。支持重點“小巨人”企業將財政獎補資金用于開展校企創新合作。
此外,《通知》還提出,支持高校和龍頭企業、中小企業聯合組建重點實驗室、研究院、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產學研基地等多種形式的創新聯合體,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探索專利所有權共享、收益權讓渡等合作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共享共用。指導做好創新聯合體的知識產權歸屬和收益分配工作,鼓勵參照使用《產學研合作協議知識產權相關條款制定指引(試行)》,防范知識產權糾紛風險。對于協同承擔攻關任務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創新聯合體,支持建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