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工信部聯企業〔2024〕239號),扎實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今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第三批試點工作,試點城市應為地級市及以上,包括各省(區)的省會城市、其他地級市,直轄市所轄區縣。已納入前兩批試點范圍的城市不得重復申報。第三批城市試點實施期兩年,自實施方案批復之日起開始計算。
在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到:
(一)圍繞企業需求,突出轉型實效。精準把握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際需求,剖析“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深層次原因,靶向施策推動中小企業圍繞研發、生產等關鍵環節開展深度改造。要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作為助企紓困和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舉措,助力企業在創新、市場、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等方面實現價值提升,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與競爭力。
(二)供需雙向發力,強化專業供給。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為導向,重點遴選、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針對性開發一批行業屬性強、賦能效果優的“小快輕準”解決方案,市場化、常態化支撐細分行業中小企業開展高質量數字化轉型。
(三)鼓勵探索創新,加強路徑引領。以試點工作為契機,重點鼓勵和支持人工智能、數據要素等新技術、新要素,以及“鏈式”轉型、集群園區轉型等新模式在中小企業的探索應用,以產業真實場景充分驗證前沿技術、模式賦能中小企業提質增效的可行路徑,系統性發掘一批場景適配好、賦能價值高的創新實踐。
(四)強化機制創新,夯實要素保障。鼓勵試點城市立足特色優勢,圍繞組織領導、政策協同、資金支持、服務供給等領域,因地制宜探索工作新路徑、新方法,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精準適配、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創新舉措,進一步強化人才、資金、數據等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素保障,形成長效機制。(五)加強經驗總結,持續優化舉措。省級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試點工作的動態跟蹤與經驗總結機制,推動試點城市加強互學互鑒,定期梳理并深入分析前兩批試點推進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創新模式以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形成“實踐-總結-反饋-優化”的工作閉環,將總結的經驗及時應用于后續工作部署和政策舉措的優化完善,不斷提升試點工作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試點工作要求中提到:
(一)聚焦重點行業。試點城市應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促進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并重,在計算機和通信電子設備制造、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等制造業重點行業(參考附件2)中選擇具體細分領域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選取的細分行業應符合國家區域戰略發展規劃和產業導向,體現自身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具有產值規模較大、中小企業集聚度較高、改造潛力較深、改造后效益提升明顯的特征,避免分散。要結合不同行業特點,深入梳理行業共性改造需求,分業分級推進試點企業的數字化改造。
(二)聚焦重點企業。試點城市要在確定的細分行業中,選擇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中小企業作為本次數字化改造的重點對象,要優先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規模以上(以下簡稱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納入改造范圍。重點推動企業開展生產過程、產品生命周期和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業務環節的深度數字化改造,推進數據采集、場景集成和系統互聯互通。因地制宜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研發設計、視覺質檢、參數優化、能耗管理、智能分揀等場景中的應用。各地區試點城市被改造企業數量及改造后應達到的數字化水平按照《通知》執行。
(三)擴大復制推廣。試點城市要選擇若干基礎條件好、轉型效果突出、投入產出比高、可復制性強的試點企業作為轉型樣板,引導同行業企業“看樣學樣”。要促進服務商聚焦細分行業領域專精特新發展,打造一批高度適配細分行業中小企業轉型需求的“小快輕準”數字化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總結面向細分行業的專業化轉型路徑,加強宣傳推廣。實施期滿時要實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細分行業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應改盡改”(每個細分行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規上工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比例應達到90%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水平均應達到二級及以上);規模以下(以下簡稱規下)工業中小企業“愿改盡改”(規下工業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的比例應實現明顯提升)。試點城市對試點企業、服務商的遴選管理要做到對各類所有制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充分開放。
作者:耿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