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信息工程專業是教育部今年新設的科技前沿交叉專業,深度融合空天科技、測繪遙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能夠服務于空天探索、低空經濟、智能交通等戰略領域。
服務國家重大工程的基座
在未知復雜環境實現實時探索成像,這樣的科幻場景正在照進現實。

放一個小飛機,在樹林里繞一圈,就能夠知道有多少棵樹,甚至還能知道每棵樹有多粗。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時空信息工程專業副教授謝洪:這就是我們智能自主的飛行測量系統,里面有北斗芯片、相機、慣性導航、激光傳感器。這些數據就類似于人的眼睛,它可以把所有的數據傳輸到后面的計算機里。這個地方像是它的一個大腦,在線計算它的位置,包含它的樹高、胸徑、枝葉,一些細節信息都反映得非常清晰,這也是我們高質量的時空信息感知很前沿的信息技術的體現。

選擇時空信息工程新專業,在本科階段你就能夠接觸到各種形態的機器人,如果你想讓他幫你跑個腿,取個快遞等,都可通過復雜環境自主導航等時空信息技術來實現。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博士后周宇軒:輪式機器人,在多傳感器的自主導航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加裝機械臂這樣的模塊,通過視覺的目標檢測,它可以實現物體的移動抓取,未來可能為家政機器人這種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教學樓,每天有沒有發生沉降或位移,所有的時空坐標信息都會被實時記錄在案。

秘訣就是這個白頂的小盒子,里面裝了北斗導航定位接收器,監測精度可以達到毫米級。這樣的技術還被用在三峽大壩、南水北調等國家重大工程。

從時空信息感知,到無人自主導航,再到智能監測,作為教育部今年新設的科技前沿交叉專業,時空信息工程專業深度融合空天科技、測繪遙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能夠服務于空天探索、低空經濟、智能交通、數字中國等戰略領域。
測繪導航+AI
讓時空大數據更好服務生活
今年,武漢大學將開設全國首個時空信息工程專業,依托測繪學院的深厚積淀,培養具備跨學科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日前,武漢大學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時空信息工程專業的展位,吸引了很多考生前來咨詢。

貴州考生劉笑非:時空信息工程是新專業,我特別想知道它的研究方向之類,了解它的畢業前景。貴校的測繪和導航方面都是在全國名列前茅的,我認為相對來說競爭更有優勢。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院長鄒賢才:我們按照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在時空信息類里面有測繪工程、導航工程和時空信息工程三個專業方向。時空信息大類招生250人,招生進來以后,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去選擇。時空信息工程因為是新專業,初步招一個班30人。
根據培養方案,時空信息工程專業融合地理信息、遙感、北斗導航等核心課程,引入計算機科學、海洋科學等模塊課程,培養學生“時空信息+算法+場景”的復合能力。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副院長袁強強:我們的課程設置是以時空信息和人工智能為關鍵詞,課程覆蓋了從人工智能的基礎算法到實際應用,再到產業落地整個全鏈條的應用。
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增的時空信息工程專業,與傳統的測繪工程專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副院長袁強強:新的時空信息工程專業,是在測繪工程專業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時空信息類、軟件、硬件以及人工智能類的基礎課程。

據介紹,未來,時空信息工程專業學生,將能實現對空天地海的時空感知與智能分析,為自然資源管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低空經濟、數字中國建設等領域提供時空智能的核心技術支撐。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副院長袁強強:時空信息工程專業是非常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專業,每個人出行的時候,都會獲取位置信息、時間信息,把實時獲取時空位置的大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服務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時空信息產業開啟別樣新基建
當前,全球數字化發展日益加快,時空信息、定位導航服務成為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那么,時空信息工程這個新專業畢業后能做什么呢?聽聽時空信息產業從業者怎么說。
冷偉:時空信息架構師

武漢珈和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創始人冷偉:我叫冷偉,是時空信息的架構師,選擇創業做的點,是通過時空信息去解決農業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這張圖是在10年前做第三次農業普查時用的一張遙感圖像的衛星圖,基本看不清楚。

從2015年開始,國家去做商業航天,最新的遙感圖像已經可以到0.5米的分辨率了,可以清晰看到每一塊田,甚至田埂之間的變化,甚至看到房子的陰影。

原來拿到這種高清的影像數據可能需要10天或者20天,但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拿到這種高分辨率的圖像數據。

通過時空信息去做農作物的面積測量、產量的調查,以及它遭受災害的一些情況,包括其對病蟲害的精準防控和預警分析的工作,幫助保險公司快速實現定損、理賠。光這三塊業務,冷偉團隊現在已經實現了一個億小目標的營收業績。
吳沖:用時空信息創造美好生活

這個清掃機器人,這個月開始成為武漢大學的一名“新員工”,它可以為即將到來的高溫天氣清掃降低工作強度和安全隱患。這是我用激光雷達和視覺等多模態感知技術,研發出的創業產品。
吳沖是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的博三學生。

這是吳沖面向社區場景研發的一個產品,室內外一體化配送機器人。在手機上一鍵下單,它就能到社區超市,把你想要的生活用品送貨上門。它還能幫你拿快遞、取外賣。

目前,吳沖的清掃機器人已經賣出500臺,社區配送機器人也簽約了107個小區,產值規模超過千萬元,可以看到,在不遠的未來,社區將遍布配送物流、清掃保潔、巡邏安防等各類機器人,讓生活更美好。
(總臺央視記者周培培倪晶依潘巍楊瑤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