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979年2月15日,中央通知,決定撤銷水利電力部,成立電力工業部和水利部。劉瀾波任電力部部長、黨組書記,王林任第一副部長、黨組第二書記。1981年3月6日,全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任命李鵬為電力部部長,劉瀾波主動退居二線,被譽為“黨內開明人士”。
123.1979年5月,電力部召開全國電力工作會議,提出了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方針的初步方案。5月29日,國務院以國發【1979】184號文批轉這個方案,明確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先行,要千方百計把電搞上去。同時明確,電力工業是建立在現代化技術基礎上的大生產,必須實行高度的集中統一管理。
124.1979年,電力部在1977年基礎上,重新編制《十大水電基地開發設想》,包括黃河上游、紅水河(含南盤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長江上游(含清江)、瀾滄江中游,以及湘西和閩浙贛水電基地的布局,總裝機容量達1.7億千瓦。80年代末,有關部門又編印了《十二大水電基地》規劃性文件,增加了東北和黃河中游北干流兩個水電基地,規劃的總裝機容量為2.1億千瓦。
125.1980年2月4日,李先念等5位副總理聽取電力工作會議匯報時,就電網集中統一管理,計劃用電、節約用電,力爭多發電多裝機,以及大機組試制和引進等問題做了指示,并傳達了陳云同志的指示:“電網要擴大,能聯網的都要聯網,電網要統一管理,由電力部領導,一定要堅持這一條。”
126.1981年12月22日,我國第一條50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河南平頂山至湖北武昌輸變電工程竣工。該工程全長595公里,最大輸送容量120萬千瓦。1979年11月開工建設。該工程的投運加強了河南、湖北的電氣聯系,解決了武鋼一米七軋機沖擊負荷供電問題。到80年代末,華中電網的500千伏線路已達10條,從而形成華中電網的500千伏網架。
127.1981年12月5日,全國第一座中央與地方集資興建的火電廠——山東龍口電廠開工興建。1980年,簽訂集資辦電協議,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承擔龍口電廠工程所需資金。煙臺行署在全區發行股票籌資。一期工程2臺10千瓦機組分別于1984年8月和12月投產。同期,還有中央與地方合資建設的閔行電廠一臺12.5萬千瓦機組,臺州電廠2臺12.5萬千瓦機組。
128.1982年1月1日,中國電力[2.19 -1.79%]報創刊。1983年春,《人民電業》復刊(1950年創刊、“文革”初期停刊,現刊名《中國電業》)。2001年1月17日,中國電力新聞網正式開通。2008年1月1日,中國電力網絡電視臺新聞開播。2009年6月18日,《網絡導報》正式創刊。這都是中國電力報社旗下的我國電力行業新聞媒體。
129.1982年3月7日,水利部與電力部合為水利電力部。此前,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報告》。這次機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錢正英任部長,李鵬為第一副部長。在此后召開的電力工作會議上,錢正英任部長提出“政企要分開”。
130.1982年4月,水電部根據中央精神,在全國電力工作會議上部署了電力企業全面整頓工作。當時,列入國家重點企業名單的電力企業有103家,其中92家電力企業列入第一批整頓。這次企業整頓是全面的建設性整頓,水電部提出了8項整頓工作,重點是建立經濟責任制。
131.1982年5月11日,國務院批轉水電部《關于按省、市、自治區實行計劃用電包干的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電網實行。鑒于全國嚴重的缺電情況,1982年,國務院2號文件要求各地政府和電力部門像管口糧一樣管好電,實行憑證供應。國家計委成立了計劃用電辦公室,各地相應設立了“三電辦公室”(計劃用電、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132.1983年9月,針對《中共水電部黨組關于提高電力投資比重的報告》,中央領導提出,必須從電力部門一家辦電的傳統做法中解脫出來,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辦電的積極性,這是加快電力工業發展的根本方針。同時提出要做好兩篇文章:提高電力投資比重和降低工程造價。
133.1983年10月15日,以學習推廣山東電力建設經驗,加強施工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第二次電力建設座談會召開,強調把生產和建設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電力發展。1982年9月24日,水電部在山東召開第一次電力建設座談會,總結推廣“三句話、一個精神”的山東電力建設經驗。
#page#
134.1983年10月26日,錢正英部長給中央領導同志寫信,表示要大張旗鼓地在整黨中整頓電力隊伍的作風。這也可視作新時期電業行風建設的開端。1994年5月,電力部頒布了《嚴禁以電謀私若干規定》,明令禁止20種以電謀私行為。1986年11月,水電部又做出關于提高服務質量端正行業作風的決定。1996年8月,電力系統面向社會實行服務承諾制。
135.1984年1月27日,元寶山~錦州~遼陽~海城輸變電工程建成。1985年10月正式投入運行。該工程是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制造的第一項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它的建設拉開了東北500千伏電網骨架建設的序幕。隨著白山至遼陽、海城至大連、遼陽至沈陽、東豐經長春至哈爾濱等500千伏輸電線路的建設,以500千伏為骨架的東北電網形成。
136.1984年6月30日,大同二電廠1號機組投產。一期工程安裝6臺20萬千瓦機組,1988年11月23日最后一臺機組投產。其中5、6號機組首先采用引進的間接式(海勒式)空冷系統。二期工程為60萬千瓦國產直接空冷機組試點,2005年4月21日首臺機組投產。2007年5月28日,三期2臺60萬千瓦超臨界直接空冷機組開始建設。
137.1984年5月7日,水電部以(84)水電財字第41號文,發出頒發《關于籌集電力建設資金的暫行規定》通知。為調動各方面辦電積極性,補充國家電力建設資金的不足,歡迎各部門、各地方和企事業單位投資電力工程,并可按投資比例分享用電指標。
138.1984年5月16日,水電部頒發《水利電力施工企業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試行規定》。1986年2月6日,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等五個部門關于制定《國營建筑施工企業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試行辦法》報告的通知。
139.1984年7月31日,云南魯布革水電站引水系統工程開工。魯布革工程利用世界銀行1.454億美元貸款,日本大成公司中標引水隧洞工程。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利用世行貸款,并率先實行國際招標、項目管理等國際工程管理機制的工程。自此引發了“魯布革沖擊”,我國水電建設以至全國基建行業學習、推廣魯布革經驗。
140.1984年10月15日,水電部在望亭發電廠召開多種經營會議,提出“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制定了《關于電力企事業單位發展集體經濟、開展多種經營若干問題的規定》。1985年12月5日,水電部在湖北丹江口召開第二次多種經營會議,形成了《水電部關于電力企(事)業發展集體經濟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次年4月,勞動人事部轉發了這個規定。
141.1984年12月3日,水電部召開電力體制改革座談會。會議明確,“電力工業改革,當前主要目標是解決缺電。檢驗一切改革措施,首先要看是否有利于解決缺電。”會議提出,一是打破一家辦電思想,調動各方面辦電積極性,一方面打破大鍋飯,擴大企業自主權。據此,制定并下發了《關于電力工業簡政放權的規定》。
142.1984年11月,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在京隆重舉行成立50周年大會,同時召開第四次會員大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的前身是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1934年10月14日成立于上海。1958年5月6日在京召開重新組建后的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目前電機工程學會下設6個工作委員會,34個專業委員會和1個海外學會,同時有33個省級學會為會員單位。
143.1984年12月14日,國家計委等三部門下達《關于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全部由撥款改為貸款的暫行規定》。水電部通知轉發。電力工業自1980年率先實行“撥改貸”,以爭取電力投資的增加。此次全部“撥改貸”,實行差別利率,電力納入3.6%的最高利率行列。
144.1985年2月,國家計委、水電部分別轉發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對《關于利用外資、加快電力建設問題的會議紀要》的批示。中央領導“幾乎每天都擔心電要拖經濟發展的后腿”,指示要突出電力建設,決策組建華能國際[7.11 -0.56%]電力開發公司。1985年6月,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成立。1988年8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復函能源部和國家計委,同意成立中國華[0.04 -2.38%]能集團公司,并在國家計劃中單列。
145.1985年5月23日,國務院國發[1985]72號文,批轉國家經委等四部門《關于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暫行規定》通知,鼓勵地方、部門和企業集資辦電,實行“誰投資、誰用電、誰得利”的政策,并實行多種電價。次年4月,水電部印發有關集資辦電部分的試行辦法。
146.1985年5月31日,中共水電部黨組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關于根本改革電力工業體制的建議。建議提出,電力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建設資金不足,必須重點保證;改一家辦電的體制為多家辦電體制;希望對電力工業實行低息、低稅及電價隨燃料價格浮動等優惠政策。
147.1986年5月1日,我國集資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云南瀾滄江上的漫灣水電站正式開工。該水電站裝機150萬千瓦,投資10億元人民幣,由水電部和云南省合資興建,其中云南省出資3億元,其余由水電部安排。1995年6月,一期工程5臺機組全部建成。
148.1986年5月13日,李鵬副總理召集會議,聽取并討論國家計委和水電部關于電力工業體制改革意見的匯報。會議決定成立由國家計委副主任黃毅誠為組長的電力工業體制改革小組。6月25日,電力工業體制改革小組提出“加快電力工業發展的改革方案(草案)”。
149.1986年11月15日,財政部、水電部發出關于對電力工業企業減免產品稅歸還貸款的通知。規定對電力工業企業利用銀行貸款新建電廠、新增機組,在還貸期間,用新增利潤、新增折舊歸還貸款不足的,允許對其新增電量減免產品稅。
150.1987年3月11日,國務下發院批轉國家計委關于發行1987年電力建設債券報告的通知。通知指出,發行電力債券是緩解嚴重缺電局面的一項重要措施。1987年發行電力建設債券30億元,含有用電權。
151.1987年5月19日,水電部就“七五”后三年水電部直屬電力企業實行承包責任制方案,向國務院提出請示。水電部是國家“七五”計劃確定的七個包干部門之一。該請示稱,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是改進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加快電力建設,緩解缺電緊張局面的一項根本性措施。1988年1月1日,中央直屬電力企業開始實行承包經營。
152.1987年6月30日,我國引進美國技術制造的首臺亞臨界30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在山東石橫電廠投產。1988年10月,我國引進美國技術制造的首臺亞臨界60萬千瓦機組,在安徽平圩電廠投產。1992年6月,我國引進設備及部分制造技術的首臺超臨界60萬千瓦機組,在上海石洞口二廠投產。
153.1987年9月14日,在國家計委、國家經委、水電部共同召開的加快電力發展與改革座談會上,李鵬副總理代表國務院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和“因地因網制宜”的電力改革方針。
154.1987年9月,江蘇諫壁電廠全部建成。諫壁電廠是華中電網樞紐電廠,裝機容量為162.5萬千瓦(1×2.5萬千瓦,2×5萬千瓦,3×10萬千瓦,4×30萬千瓦),當時為全國最大火電廠。電廠始建于1959年,后連續擴建,由于廠址優越,布局合理,所以擴建都比較順利。
155.1987年9月15日,國務院頒發《電力設施保護條例》。1998年1月7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修改〈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的決定》。1999年3月18日,國家經貿委、公安部聯合發布修改后的《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從發布之日起實施。原能源部1992年12月2日制定的實施細則廢止。
156.1987年9月,我國第一臺32萬千瓦立式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青海龍羊峽電站1號機組投產。該電站是黃河干流“龍頭”水電站,壩高178米,庫容247億立方米,裝機128萬千瓦,具有綜合效益,是當時壩體最高、庫容最大、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工程施工條件艱苦。1976年開工,1977年12月導流洞開工,1986年10月下閘蓄水,1989年6月最后一臺機組建成。
157.1987年12月7日,錢正英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1987年12月4日,龍羊峽水電站第二臺3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投入運行。至此,我國擁有的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已達到1億千瓦以上,其中水電近3000萬千瓦。這是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158.1988年1月1日,電力建設資金在全國范圍開始征收。這項政策先在華東四省市試行。1987年12月21日,國務院以國發【1987】111號文,批轉國家計委關于征收電力建設資金暫行規定的通知。通知明確,對全國所有企業用電,原則上均征收電力建設資金,標準為按每度電2分錢,隨電費繳納,單立賬戶,專款專用。征收期至1995年12月31日,實際延長至2000年底。
159.1988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原則批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撤銷煤炭部、石油部、核工業部、水電部、成立能源部。4月13日,七屆人大常委會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總理關于各部部長的任命,任命黃毅誠為能源部部長。同年7月,國家能源投資公司正式成立。12月20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成立。
160.1988年12月6日,葛洲壩[12.01 2.74%]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投運。至此,21臺機組全部投產,總裝機271.5萬千瓦。葛洲壩工程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81年1月4日大江截流,1981年12月27日第一臺機組發電。1991年11月27日,二期工程通過國家正式驗收,工程全部竣工。葛洲壩17萬千瓦機組為當時我國自行研制的最大低水頭軸流式發電機組。
相關新聞:
本文地址:http://m.xznet110.com:8002/news/d_1nrusj6oap1um.html
拷貝地址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
Beckhoff(倍福)作為全球自動化技術的驅動者,倍福定義了自動化領域的許多標準,是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和推動者。Beckhoff 愿意加強與高校合作,支持高校的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與科技創新,共同培養擁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倍福于 2024 年正式推出大學合作計劃,大學生工程游學夏令營是 Beckhoff 大學合作計劃的
科學高效的標識管理是電力電信行業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Brother于中國市場首發 PT-E310BT與PT-E560BT兩款便攜式專業標簽打印機,聚焦行業標識管理痛點,升級產品功能,為電力電信運維人員帶來更可靠、高效的標識標記解決方案,助力行業運維水平提升。軟件,智能手機,接口,
直流微網是一種有別于傳統交流供電的新型供電系統,是應對氣候和能源問題的重要舉措,尤其是新能源、電動汽車和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更讓其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它能有效整合分布式能源、儲能系統、負載等資源,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工業物聯網,魏德米勒,
冀東電能產品認證、國家CCC強制性產品認證、泰爾認證中心產品認證、南非認證、歐盟認證產品質量,模塊,新能源,電力,
在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的指導下,倍福即將與上海電力大學聯合舉辦一場針對國內機械類、自動化類、電氣類本科及研究生等在校大學生的工程游學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拓寬大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工程應用能力,并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5月20日起,為期五天的ZEISS Quality Innovation Days中國場在線峰會將拉開帷幕。圍繞"蔡司,‘質’敬明天"的主題,新能源汽車、醫療、電子、電力與能源、壓鑄五個行業主題日將依次開啟。燃氣輪機,
5月20日起,為期五天的ZEISS Quality Innovation Days中國場在線峰會將拉開帷幕。圍繞"蔡司,‘質’敬明天"的主題,新能源汽車、醫療、電子、電力與能源、壓鑄五個行業主題日將依次開啟。燃氣輪機,
5月20日起,為期五天的ZEISS Quality Innovation Days中國場在線峰會將拉開帷幕。圍繞"蔡司,‘質’敬明天"的主題,新能源汽車、醫療、電子、電力與能源、壓鑄五個行業主題日將依次開啟。燃氣輪機,
IT行業在近百年來飛速發展,很多公司的興衰實際上并不單純是經營策略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軌跡,那么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從這些曾經輝煌或者正在輝煌的公司發展軌跡中發現未來前進的方向。 泰科電子 logo 安普布線 logo 泰科電子輝煌的歷史基于兩家偉大的公司,它們所擁有的工程技
122.1979年2月15日,中央通知,決定撤銷水利電力部,成立電力工業部和水利部。劉瀾波任電力部部長、黨組書記,王林任第一副部長、黨組第二書記。1981年3月6日,全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任命李鵬為電力部部長,劉瀾波主動退居二線,被譽為“黨內開明人士”。 123.1979年5月,電力部召開全國電力工作會議,提出了貫
70.1959年2月,《水利與電力》第4期刊發水電部技術委員會擬定的《水利電力技術革命綱要》(草案),共35條。綱要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水利化和電氣化,實質就是一個偉大的技術革命。具體內容有五年實現全國初步電氣化;對設備進行技術革新,降低基建工程造價,降低發電成本;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電力系統通訊采用載波
1.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下設34個部、委、院、署,其中燃料工業部管理全國煤炭、電力和石油工業。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三次會議,討論通過政務院及其所屬各部門負責人,任命陳郁為燃料工業部部長。李范一、吳德為副部長。11月1日,政務院所屬各部、委、院、署全部開始辦公。 2.19
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我國7次大幅調整出口退稅政策。隨著改革開放,國家對紡織服裝業的出口退稅率的調整有13次。 從1994年的13%降至1996年的6%; 1999年將紡織品的退稅率上調至15%、服裝調至17%; 2003年又決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將紡織品服裝均下調至13%。 2004年新一輪稅制改革啟動,之后紡織服裝業的出口退稅率有兩
電動機作為拖動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使用幾乎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是工業、農業和國防建設及人民生活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因而確保電動機的正常運行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在使用中造成電機燒毀甚至引發重大安全事故的事件屢見不鮮,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僅因電動
7428
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