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6
為指導各地區各行業積極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帶動5G技術產業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快“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向工業生產各領域各環節深度拓展,推進傳統產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
-
2022-08-25
近日,工信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
-
2022-08-01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工業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努力達峰削峰,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
2022-06-30
6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正式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工信部聯節〔2022〕76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2022-06-01
近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要求各部門要按照通知提出的6方面33項具體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對本部門本領域本行業的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動再落實,需要出臺配套實施細則的,應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將會同有關方面對相關省份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
2022-04-15
近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作為廣東省“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廣東省能源局組織編制,是指導廣東省“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
-
2021-12-28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發展智能制造,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2021-11-23
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聯合印發《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年)》。《計劃》提出,到2023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達到1.7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49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1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00萬噸。推廣應用一批關鍵核心材料、部件和工藝技術裝備,形成一批骨干優勢制造企業,促進電機產業高質量發展。
-
2021-09-14
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組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制定了《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于近日正式批復。現從文件的發布背景、內容等方面進行解讀。
-
2021-04-26
4月25日,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其中,內容涉及了包括筑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和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引領能力。
-
2021-02-22
近日,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信管〔2020〕197號,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現就《三年行動計劃》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
2020-11-04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2020-09-07
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征集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的通知》,向各省、地、市局以及8個部委組織開展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征集工作。今年的企業標準“領跑者”重點領域建議主要參考GB/T 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3級或4級分類提出。
-
2020-05-09
日前《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正式發布。立足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行動方案》從建設任務、保障舉措等方面提出35條舉措,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上海新型基礎設施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
-
2020-04-21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初步研究認為,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