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31
隨著中國“十三五”規劃與《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國家對于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高端制造產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持。從傳統的安防系統過渡到以現代服務為理念的智能安防系統是一種大勢所趨。
-
2017-08-22
指紋識別主要采用前置指紋識別和后置指紋識別及側面指紋識別三種常見方案,其中,又以前置和后置方案識別居多:比如蘋果iPhone 7、小米6等采用的是前置指紋識別方案,三星Galaxy S8和華為Nova等則是將指紋識別后置。
-
2017-07-31
安防行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契合度最高、落地速度最快的產業,不僅安防企業在將人工智能技術和安防技術進行創新融合,更好的應用到智能交通和視頻監控領域,而且吸引了許多互聯網企業以視頻圖像為切入點,結合人工智能,將監控圖像轉化為更有價值的東西。在人工智能的機遇下,安防行業未來可期。特別是最近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安防企業今后的發展指出了一些明確的方向。
-
2017-07-21
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也讓未來戰場上出現“機器人士兵”的可能性正不斷增大。英國《每日郵報》6月15日報道說,五角大樓已經發出一項標價1100萬美元的合同,以組建具有人類和機器人協同作戰能力的“聯合兵種班”,新系統可望在2019年年中之前完成。
-
2017-07-04
樓宇對講系統就是智慧社區復雜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智慧社區軟硬結合的突出體現。
-
2017-05-16
近年來,我國應急產業快速興起并不斷發展,在突發事件應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應急產業關系民生,應急安防作為應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不斷為推進應急產業發展加油添力。
-
2016-11-24
傳感器在機械設備制造、家用電器、科學儀器儀表、醫療衛生、環保氣象安全、信息處理與通信及汽車行業應用較廣。其中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平傳感器已表現出成熟市場的特征。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的市場規模最大,分別占到整個傳感器市場的21%、19%和14%。
-
2016-09-26
物聯網(IOT)、智能硬件、汽車電子、工業4.0等給傳感器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在“第三屆全球傳感器高峰論壇暨中國物聯網應用峰會”上,傳感器如何成為“風口”上的“鷹”而不是“豬”,成為諸多參會專家熱議和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表示,基于巨大的機遇和碎片化的市場需求,MEMS傳感器成為傳感器發展的新機遇,專注服務中小公司的平臺類公司開始不斷涌現。
-
2016-09-22
傳感器處于整個物聯網的最底層,是數據采集的入口,在萬物互聯時代高速成長的大趨勢下,傳感器的發展會受到來自智能硬件、智能汽車、智能工廠等領域的強力推動,市場空間極為廣闊。預計2016-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1%,到2021年將達到1906億美元。
-
2016-09-21
我國機器視覺技術日趨成熟,未來應用領域將逐步拓寬,食品、包裝、印刷、物流、儀器儀表等行業需求有望顯著提升。隨著工業自動化及機器視覺應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識別率、成本和速度將成為機器視覺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在注重實效的工業應用中,復雜多樣的應用場景將對機器視覺的識別率、處理速度、計算機硬件提出更多的需求。
-
2016-09-08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繞開人類,直接產生于傳感器和物聯網等物理世界,帶著我們走入了大數據時代,信息迅速匯聚與膨脹,人類已無法用傳統方式掌握與理解它了,這導致人類走向大知識時代,智能化時代,適應這一時代智慧城市產生了。由此可見,傳感器作為智慧城市的“橋梁”,也必然會迎來產業大爆發。
-
2016-08-09
西門子德國數字化工廠作為優秀的先驅者,用25年的時間已實現75%的生產作業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在線監測節點超過1000個,每天采集數據超過5000萬。每年生產元器件30億個,可24小時為客戶供貨,產能較數字化前提高了8倍。光看數字會覺得基本上智能制造的核心關鍵指標都提到了,只是不能直接感受到具體牛在哪兒。
-
2016-08-08
CMOS傳感器的應用范圍包括數碼相機、電腦攝像頭、視頻電話、手機、視頻會議、智能型安保系 統、汽車倒車視像雷達、玩具,以及工業、醫療等應有盡有。實際上,CMOS圖像傳感器最初應用于工業圖像處理;在那些旨在提高生產率、質量和生產工藝經濟 性的全新自動化解決方案中,它至今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圖像解決方案。
-
2016-07-29
傳感器作為萬物互聯的基礎,在工業制造、智能汽車、通信電子和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應用廣泛。目前,我國高端傳感器芯片主要依賴進口,在政策的大力推進下,我國傳感器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另外,NB-IOT、LTE-V等相關標準的制定也給傳感器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2016-07-26
不管市場會有怎樣的反映,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經襲來,首當其沖的就是機器視覺的技術革命。無人機、自動駕駛、智能醫生、智能安防等應用領域不斷突破,全球互聯網和半導體巨頭紛紛布局,顯示出智能圖像處理將是下一個競技場,機器視覺技術已經迎來了黃金發展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