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強勁增長勢頭。1~6月,機電產品出口962.9億美元,增長41.5%,在全國外貿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50.6%,出口凈增額282.4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增量的58.5%,拉動全國外貿出口增長19.9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持續強勁增長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機電行業的快速發展。
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強勢明顯
以2002年下半年的高速增長為基礎,今年上半年雖然部分地區受到非典影響,機電產品出口依舊保持強勢,月均出口額達160億美元,比去年上半年月均高出47億美元,增幅高達41.5%。
尤其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家用電器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移動通訊設備、汽車、摩托車、船舶、集裝箱、農機、儀表、食品包裝機械等行業出口增長迅猛。同時,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比例大幅增加。
今年上半年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電及消費類電子、通信設備及零件三大類產品出口總額為444億美元,占機電產品出口的46%,已經成為機電產品出口的主導行業,三者共增長56%,充分帶動了機電產品整體出口的快速發展。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一馬當先
今年上半年國有企業出口216億美元,增長14%,低于總體出口增長27.5個百分點,略高于去年同期13.1%的增幅。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增長迅猛,上半年出口665億美元,增長49%,高于去年同期23個百分點,占比為69%,出口凈增額219億美元,占機電產品出口凈增額的77.6%。其中外商獨資企業增長最為突出,出口433億美元,增長57.7%。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中加工貿易方式占到88.1%,增長47.5%;一般貿易方式僅9.4%,但增長較高為61.1%。
民營企業出口繼續高速增長,出口82億美元,增長82.6%,占比也已經達到了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企業的迅速增加。
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專家分析認為,我國機電出口強勢增長是以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一,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和入世的積極效應共同為機電產品出口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8.2%,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國際貿易環境日益改善,為開拓更廣闊的出口市場提供了條件。
第二,美元持續走軟,人民幣相應貶值,對我外貿有利。
第三,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出口規模較大的外商投資企業對出口增長的貢獻度大。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共有36300多家,而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有129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05家,出口額297億美元,增長74%,出口凈增126億美元,占機電產品凈增額的44%,占外商投資企業凈增額的57.5%。
第四,替代效應和轉移效應對出口增長的促進作用。轉移效應指一些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原產地由其他國家和地區轉到中國;替代效應指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很強,擠占其他國家的出口。廉價質優的豐富勞動力、逐步開放的巨大市場和相關的外資政策等因素,使得中國生產的產品在世界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在經濟蕭條時期,這種優勢尤其明顯。
下半年出口增幅將有所下降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實現了41.5%的高速增長,月均出口60億美元,保持了去年下半年35%的增長勢頭。也正因為去年下半年出口增長加快,使今年下半年的比較基數(148億美元)過大,如要實現40%的增幅比較困難。
與此同時,非典對出口的影響在下半年會有所顯現,因為在非典發生期間,影響了中國和國際間的商務往來。考慮現在的出口實力和去年本已強勢增長的因素,以及非典滯后效應的影響,專家預計下半年增長幅度會有所下降。
摘自:中國機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