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算低 馬凱希望經濟增速適中
發布時間:2007-03-10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
類型:
行業資訊
人瀏覽
3月7日下午,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就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調控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近幾年,我國國民經濟每年的實際增長速度基本上都高于年初制定的預期目標。那么是預期目標過低,還是增長速度過快?對此馬凱表示,去年10.7%的增長速度總體上是正常的,“實際上8%的速度也不是一個低速度,比世界平均增長速度要高出許多”。
希望經濟增長速度適中
馬凱強調,現在的GDP指標是導向性、預期性的,是為了給社會各界,特別是各省、區、市各級政府一個明確的導向,所以把今年GDP增長目標定為8%。“就是說,不要把我們的工作精力放在追求速度上,而要放在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結構、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上來,避免盲目攀比速度和層層加碼。”
馬凱說,這是一個預期目標,在執行過程中還可以調整。但他同時指出,目前的經濟增長所付出的代價過大。“如果經濟增長方式不轉變,結構不優化,過度消耗資源的狀況不改變,中國經濟走不好,也走不遠。所以我們希望經濟增長速度更適中一些,好中求快,保持平穩,避免大起大落。”
市場準入門檻增加能耗標準
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是本輪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過去的三年中,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連續回落。但是馬凱認為,投資反彈的壓力仍然存在,主要是在建規模比較大,而去年24%的投資增幅仍然較高。
馬凱說,新開工項目也比較多,特別是再度引發投資膨脹的體制機制性問題并沒有解決,土壤還存在。所以今年投資政策是三句話:適度控制投資規模、著力調整投資結構、努力提高投資效益。“措施很多,根本的還是兩個閘門一個門檻,就是管好土地、貨幣閘門,提高管嚴市場準入門檻。”
馬凱透露,在準入門檻方面,除了把好土地、安全、環保等技術標準、產業政策等門檻以外,從今年開始,對一些重大項目,特別是中央管理的一些重大項目,增加了能耗標準門檻。“這不但有利于抑制投資低水平盲目擴張,而且有利于建立節約型社會,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節能減排目標不會改變,去年的節能減排目標未能實現
有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里都沒有再提年度節能減排目標。對此馬凱解釋說,今年國家沒有再提節能減排的年度目標,主要是考慮在實際工作中,越來越深切地感到節能減排是由多種因素所決定的。有些節能減排的措施當年采取當年可以見效,有些措施,比如說結構調整的措施、一些工程項目措施,當年采取以后,可能在以后幾年才見效。因此,要把五年的節能減排目標比較準確地分解到每一個年度,有一定難度。
但馬凱強調,雖然年度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列出來,仍會堅持“三個不變、一個加大”。
他解釋說,第一,決心不變。面對能源、資源的嚴重制約,不走節能減排的路,不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路,中華民族沒有退路,必須下決心節能減排。第二,目標不變。“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單位GDP能耗在五年內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要減少10%,這個目標堅定不移,確保實現。政府每年要負責任地向人大報告當年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情況,五年算總賬。第三,責任不變。國務院已經把五年節能減排目標分解到各省、區、市,各省、區、市政府和有關企業要切實負起責任,并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和提出階段性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努力去完成。
“一個加大”就是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不但不減,而且要繼續強化。馬凱說,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了八方面的措施,我們要會同有關部門,會同各地方、各企業,扎扎實實地去落實這幾項措施。
資源產品價格調整逐漸推進
有記者提到,中國在石油、土地資源等方面比較短缺,但是國內價格和別的國家相比又確實比較低,所以國內企業覺得這些東西非常便宜,可以隨便用。希望馬凱解釋。
馬凱說,在改革過程中,價格改革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經過近30年的改革,一般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市場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現在進入了攻堅階段,就是要進一步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價格。
馬凱認為,現在資源性產品價格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少資源價格不能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環境成本。他說,這樣就不利于我們轉變增長方式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改革勢在必行,但是資源性產品畢竟是基礎性產品,往往牽一發動全局,所以政府采取穩健的、積極穩妥的、漸進的方式推進。
“我們將繼續推進石油、天然氣、水等資源性產品價格的形成機制。但是推進時應當統籌兼顧,考慮到它對各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對低收入階層的影響,要采取適當的補償措施。”馬凱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自動化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來源網絡如有誤有侵權則刪。